日期:2025/04/06 21:25来源:未知 人气:54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稳坐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经济体13载,万亿城市达26座。中国已跻身全球发展最快国家之列,展现强大活力。
在审视我国26座万亿城市时,北上广深四市的经济总量一直高居全国前四,且行政等级无可匹敌。它们集聚了人口、政策、资金、地理等多重优势,是我国目前独一无二的四座一线城市。
2024年已近半,中国强市百强名单揭晓。除“北上广深”四大一线,16个准一线城市名单亦公布。杭州领跑,苏州超越重庆武汉,郑州位列第15。这些准一线城市的排名情况,我们一同来探讨。
【杭州第一,成都领先南京】
杭州市,地处中国华东、钱塘江畔,毗邻上海等大城市,是浙江省省会。作为副省级市,它不仅是杭州都市圈的核心,更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之一,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总面积达16850平方千米。
杭州市不仅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人口规模也颇为可观,荣列我国十大超大城市。据数据显示,至2023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达1252.2万,年度增长14.6万,在万亿城市中位列第三,仅次于合肥与郑州。
杭州市的经济实力不容小觑,2023年其GDP总量成功跃升至2万亿元大关,达20059亿元,名列全国第八。至2024年一季度,其GDP已达5112亿元,继续稳居全国第八,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杭州市经济迅猛崛起,归功于其多元且强劲的优势产业。电商、数字、智能、生物医药及新兴产业等领域表现出色,既驱动经济持续增长,又奠定未来坚实基础。杭州市作为准一线城市之首,实至名归。
2023年准一线城市排名中,成都市以显著优势超越南京,稳居次席。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及西部核心城市,成都享有“天府之国”美誉,近年来积极推动科技产业创新,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迅猛发展。
成都是我国教育的重要阵地,拥有65所高校,涵盖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双一流学府。其在校大学生数量高达128.39万人,名列全国前茅,为四川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人才。
成都市,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全面的经济、产业、教育优势,已崛起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核心城市。在我国16个准一线城市中,成都市脱颖而出,以卓越的表现荣登第2名,成功超越南京市。
【苏州力压重庆武汉】
紧随南京其后的是苏州,位居全国准一线城市第四。作为江苏省的地级市,苏州是上海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的关键城市。拥有8657.32平方千米的面积和1295.80万常住人口,是我国的特大城市之一。
苏州市,作为我国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其经济总量一直超越省会南京。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苏州市GDP总量高达24653.4亿元,经济增量达848.11亿元,稳坐全省经济榜首。
苏州市工业基础坚实,构建了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尤其在金融、汽车、化工、电子和医疗等领域颇具实力,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苏州以“人间天堂”之美誉,旅游资源丰富,2019年接待游客达1.36亿人次,彰显其旅游业的巨大魅力。
重庆和武汉,作为我国顶尖城市,常年稳坐全国经济榜单前列。2023年,重庆GDP高达30145.79亿元,仅次于广州位列第五;武汉则以20011.65亿元GDP位居第九。在2024年准一线城市排名中,两城分列第五、第六,实至名归。
【郑州第15,合肥上榜】
郑州市,河南省会,地处河南中北部,扼守黄河中下游分界。作为国家和中部地区的关键中心城市,郑州市拥有7567平方千米的广阔面积,并承载着1300.8万常住人口的希望与梦想。
郑州市是全国重要交通枢纽,拥有“米”字形高铁网,高铁辐射全国4亿人。航空网络广泛,覆盖90%的国内市场。其交通优势为河南及全国物流、人流的汇聚与中转提供了坚实支撑。
郑州市经济实力卓越,2023年GDP总量高达13617.84亿元,增长882.04亿元,增速7.4%,位列全国第16,仅次于长沙,其表现堪称亮眼,实力不容小觑。
2024年伊始,郑州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一季度GDP达到3537.94亿元,成功超越长沙市,跃居全国第15位。这一优异表现使郑州市在16个准一线城市中位列第15,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最后,位列全国准一线城市末席的是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合肥市位于华东地区,是长江三角洲西翼的关键节点。它是合肥都市圈的核心,同时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副中心,其区位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肥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迅猛增长。2023年数据显示,合肥GDP突破12673.8亿元,增长671.7亿元,增速5.8%,远超芜湖7000多亿元,稳居全省之首。照此发展态势,合肥跻身一线城市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