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9 22:02来源:未知 人气:53
“杭州30亿量化跑路风波”昨晚迎来新进展。
11月24日晚,证监会表示,对涉事方杭州瑜瑶、深圳汇盛等私募机构进行立案调查,从严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另据了解,公安机关已经介入,控制涉案人员。证监会将做好沟通衔接,积极稳妥推进风险处置 。下一步,证监会表示,将进一步促进行业规范运作,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杭州30亿量化跑路风波”背后:投资人资金共经历三次转手
证监会之所以对杭州瑜瑶、深圳汇盛等私募机构立案调查,源于近日北京华软新动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软新动力)等爆发的投资风险。
时间倒回11月14日,一则“杭州私募造假跑路,引发百亿FOF私募华软新动力踩雷”的信息,在私募圈引发广泛关注。当日晚间,华软新动力发布声明称,截至目前,公司管理的最终实际投资至深圳汇盛的部分私募基金产品,因汇盛私募发生违约行为导致兑付困难。 为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针对汇盛私募的重大违约行为,公司将持续向相关基金产品的投资人进行信息披露,并针对汇盛私募以及相关环节采取法律手段,尽最大努力实现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公开信息显示,华软新动力是市场上管理规模最大的证券私募FOF(基金中的基金)之一,管理规模超过160亿元。服务对象涵盖了多类型机构投资人,包括银行、券商、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以及央国企、上市公司、家族客户等高净值客户。
华软新动力“踩雷”事件爆发后,其向渠道解释称,“踩雷”原因为新动力旗下FOF投了汇盛私募,而汇盛私募先前声称自己是做量化对冲策略。后来经华软新动力调查发现,汇盛私募只是将资金投了杭州瑜瑶投资的产品,杭州瑜瑶又投给了磐京股权投资基金(上海)管理公司(下称磐京公司)。
也就是说,华软新动力的投资过程经历多层嵌套,投资人的资金,总共经历了三次转手。除此之外,投前的估值表和投后的业绩被指“全是假的” 。
“跑路风波”事件涉及的磐京公司:其实际控制人曾参与群体事件
有知情人士称,深圳汇盛、杭州瑜瑶均与此次“私募跑路”事件有关。两家公司的幕后操盘人——磐京投资的实际控制人毛崴,在本次事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11月初,毛崴被公安机关带走调查。杭州瑜瑶大股东、基金经理杨泽斌也于不久前被带走。据传两人实际为亲戚关系,杨泽斌是毛崴的表弟。
公开资料显示,毛崴生于197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进入私募行业前,他曾担任浙江省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科员、浙江君鉴律师事务所顾问等职位。毛崴也是资本市场上的老面孔,曾多次被监管处罚。比如2021年12月,毛崴与姚石因超比例增持、减持未报告、披露及在限制期内交易大连圣亚,被监管警告,并分别罚款1500万元。
企查查显示,毛崴名下目前共关联10家企业,其中6家为存续状态,包括磐京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磐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中,磐京已于2022年9月8日被中基协注销。
毛崴此前因多次违规操作,还被称为“野蛮人” 。
比如,其曾违规举牌大连圣亚并参与内斗。2020年8月,当时担任大连圣亚公司副董事长的毛崴连同当时公司新任董事长杨子平等十余人,通过言语恐吓、推搡、攀爬等手段强行试图闯入公司。随后毛崴遭遇10多位保安人员的围殴,120急救人员用担架将毛崴抬出,并被紧急送往急诊室。
对此,大连圣亚曾经的大股东大连星海湾金融商务区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坚决反对资本市场中的“野蛮人”采用恶意收购方式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 ,更加反对既无主业又无资源的社会投机机构以短期获利为目标,造成上市公司股价大幅波动,透支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空间。
涉事公司杭州瑜瑶,近两年频繁参加上市公司调研
而本次事件中的另一方——杭州瑜瑶,目前其所在的杭州办公场所已经人去楼空。
中基协官网显示,杭州瑜瑶成立于2017年,业务类型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类FOF基金,管理规模在20-50亿元之间,自成立以来,杭州瑜瑶共成立了11只基金,其中两只已经清算,目前还在运作的有9只。
在此次“杭州30亿量化跑路风波”时间发生前,杭州瑜瑶仍在获奖。有媒体11月10日报道,11月2日,在中原证券举办的第一届"逐鹿中原杯"私募实盘大赛上,杭州瑜瑶名下的瑜瑶春晓二号,获得了"股票多头策略组"综合表现第一名,该报道称,作为该组别的半年度冠军,杭州瑜瑶已获得多个月度、季度的冠军。
此外,最近一年多,杭州瑜瑶频繁参加上市公司调研。比如,2022年二季度以来,杭州瑜瑶至少参加了十多家上市公司组织的机构调研活动。
公开信息显示,就在最近几个月,杭州瑜瑶还数次参与了上市公司的调研活动。比如,其曾在今年6月26日下午与券商、私募等在内的近20家机构,以及多名个人投资者,对杭州初灵信息公司进行了现场调研。另外还在8月中旬与多家券商、私募调研英飞特公司。
除了参与上市公司调研,杭州瑜瑶对外宣称旗下产品的收益也颇为可观。
按照杭州瑜瑶的说法,该公司曾取得不错的业绩收益。从2018年起,其灵活对冲策略保持回撤在2%以下,年化收益率达到32.25%。该策略在100只股票中分散投资,通过因子挖掘进行股票日内T+0交易。
不过,这些产品收益的真实性存在很大疑问。有知情人士介绍,华软拿到的估值表是假的,估值表是由瑜瑶的托管机构出具的,资金最终被人转走。
股东、基金经理,原来都在纺织行业工作?
虽然表面上看,杭州瑜瑶公司的专业性“很能打”。但公开信息显示,杭州瑜瑶的股东、基金经理,在进入私募基金行业之前,并没有基金管理、证券投资方面的经历。
根据杭州瑜瑶备案登记信息显示,其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是何国清,曾多年从事纺织行业,做过销售等工作;公司副总经理陆志强此前也在纺织行业工作多年,担任销售、营销等岗位 。2017年6月,此前并无私募从业经历的陆志强,突然出现在当时刚成立的杭州瑜瑶,担任公司风控专员、监事,并在一年后担任副总经理。
而根据杭州瑜瑶的推介材料显示,杭州瑜瑶目前实际控制人、公司量化中性策略的基金经理杨泽斌,拥有吉林大学系统工程本科学历,浙江大学金融研修班在读,曾经是美国圣塔菲研究所学员,并拥有7年证券类交易模型及程序开发经验,现管规模达到35亿元。
某三方平台上也显示了杭州瑜瑶旗下某私募产品的业绩,截至今年11月3日,净值曲线看起来非常亮眼,该私募产品的基金经理是杨泽斌。
杭州瑜瑶推介材料同时显示,公司有30位正式员工,其中投研人员21名。硕、博士占公司团队比例为90%。公司“首席行政官”下属分为投资研发部、市场运营部、投资风控部和综合管理部;风控部还有专门的“风控委员会”。
但实际上,杭州瑜瑶2022年6月曾被浙江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已被判定为异常经营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6月13日,瑜瑶投资被浙江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处罚事由为公司旗下瑜瑶战鼓五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期间,存在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200%的情形。
杭州瑜瑶、何国清、杨泽斌也在去年6月都收到了浙江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主要涉及相关产品违规加杠杆等问题。
对于此次风险事件曝光的直接原因,有知情人士称,可能正是杭州瑜瑶违约引发。该知情人士称,此前,河南某上市国企曾向杭州瑜瑶投资2.9亿元。投资方近期准备赎回资金时,杭州瑜瑶未能组织资金进行兑付,导致风险暴露并引发连环爆雷 。
消息发酵以后,云南信托、郑煤机、横店东磁、英洛华等也纷纷确认踩雷。其中云南信托踩雷在10亿级,公司表示后续将按照相关合同文件的约定和投资者意愿采取相应措施,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1月19号,郑煤机率先公告投资3亿元目前仅收回2956.34万元。
横店东磁11月24日发布公告,公司于2022年11月22日与国通信托签订了《国通信托·盈瑜一号单一资金信托信托合同》并认购了盈瑜一号,购买金额为3亿元。该信托资金主要投资于杭州瑜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瑜瑶基金”)作为基金管理人发行的瑜瑶私享5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该标的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债券、公募基金、债券逆回购、股指期货、资产管理产品、银行存款等。
但截至公告披露日,横店东磁所购3亿元国通信托产品已收回1375万元,其余可能存无法按期兑付或全额兑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