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个性网:专注于分享免费的QQ个性内容

关于我们| 网站公告|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搜索
新闻 热点

蒙牛怎么了?乳业巨头去年净利润“断崖式下滑”原因曝光

日期:2025/03/30 02:25来源:未知 人气:53

导读:2025年的2月,蒙牛,这家曾被誉为国内乳业“白马股”的巨头,突然成了财经圈的热议对象。原因?净利润暴跌了95%到99%。听到这个消息,不少股民直接傻眼:“这可是蒙牛啊!怎么会跌成这样?”去年(2024年)净利润一口气从2023年的48.09亿元滑到只剩0.5亿元到2.5亿元的区间,这个落差比从山顶摔到谷底还要刺激。有人感慨,乳业巨头不再是巨头了;也有人说,这背后一定有“猫腻”......

2025年的2月,蒙牛,这家曾被誉为国内乳业“白马股”的巨头,突然成了财经圈的热议对象。原因?净利润暴跌了95%到99%。听到这个消息,不少股民直接傻眼:“这可是蒙牛啊!怎么会跌成这样?

”去年(2024年)净利润一口气从2023年的48.09亿元滑到只剩0.5亿元到2.5亿元的区间,这个落差比从山顶摔到谷底还要刺激。有人感慨,乳业巨头不再是巨头了;也有人说,这背后一定有“猫腻”。到底是行业环境太差,还是蒙牛自己出了问题?

要说蒙牛的这场“滑铁卢”,还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2024年,乳制品行业整体日子都不好过,市场需求疲软,消费热情低迷。按理说,牛奶这种东西,大家总得喝吧?可偏偏市场上涌现了一堆植物奶和健康饮品,消费者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传统乳业的蛋糕反而越分越小。雪上加霜的是,原奶价格虽然持续下跌,但行业内却掀起了一场价格战,企业为了抢市场,不得不压低产品价格。

利润空间被挤压得所剩无几,最后大家都没捞到好处。

蒙牛的麻烦不止于此。自家的扩张动作,尤其是国际化布局,也成了大问题。2019年,蒙牛花重金买下了澳大利亚的婴幼儿奶粉品牌贝拉米,本以为能通过这个标杆产品打入海外市场,结果好几年过去了,贝拉米非但没“带飞”蒙牛,反而成了拖累。2024年,蒙牛不得不对贝拉米的资产进行减值,这一拨操作直接吞掉了接近40亿元的利润。而作为蒙牛重要奶源的子公司现代牧业,同样没能逃过“亏损魔咒”。

由于乳牛资产价值缩水以及商誉减值,这家上游企业反手又带走了蒙牛近9亿元的利润。两大“功臣”合力,将蒙牛的财报打成了“负分”。

蒙牛自己也不是没努力,他们在2024年采取了一些“自救”措施,比如主动减少发货量,试图降低库存压力。然而,这种做法短期内对销量和收入都是不小的打击,效果并不明显。更让人疑惑的是,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反而有所提升,但这并不能弥补净利润暴跌的窟窿。

一、价格战:便宜没好货,抢市场抢出问题

原奶价格从2021年开始就一路下跌,到2024年已经跌到了行业低位。表面看,这应该是好事,毕竟成本低了嘛。但实际情况是,市场需求不足,企业之间开始了“价格战”。蒙牛原本在乳制品市场的定价能力还算不错,可在这场“拼低价”的游戏里,他们明显有些吃力。为了保住市场份额,蒙牛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结果利润被压缩得越来越薄。

这场价格战不仅让蒙牛吃亏,也让整个乳制品行业陷入了恶性循环。中小企业借着低价策略分走了不少市场份额,而蒙牛这种大企业却因为成本高、发货量减少,反而在竞争中处于下风。有人说,蒙牛这是“自废武功”,本来价格战就不该打得这么激烈,结果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

二、国际收购:贝拉米成了烫手山芋

2019年,蒙牛大胆收购了澳大利亚的婴儿奶粉品牌贝拉米,当时业内一片叫好,觉得蒙牛这是迈出了国际化的重要一步。然而几年过去,贝拉米不仅没能实现预期的盈利目标,反而因为市场表现不佳频频亏损。2024年,蒙牛不得不对贝拉米的商誉和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拨备,这一拨操作直接吞掉了38亿元到40亿元的利润。

这件事让人不得不反思,蒙牛的国际化扩张是不是太急了?贝拉米的管理团队和蒙牛之间是否存在磨合问题?更重要的是,蒙牛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是否足够强?这些问题一时半会儿没法解答,但可以肯定的是,贝拉米已经成了蒙牛的“烫手山芋”。

三、子公司现代牧业:上游拖后腿,下游吃苦头

如果说贝拉米拖累了蒙牛的国际化布局,那么子公司现代牧业则是直接在供应链上“捅了刀”。作为蒙牛的重要奶源供应商,现代牧业本应在原奶价格下跌时帮助蒙牛降低成本,结果却因为乳牛资产价值的公平值调整和商誉减值,2024年亏损了近9亿元。这一亏损直接体现在蒙牛的财报上,让本就疲软的业绩雪上加霜。

有人调侃,蒙牛这是“上游拖后腿,下游吃苦头”。现代牧业的问题不仅影响了蒙牛的利润,还暴露了蒙牛在供应链管理上的短板。对于一家乳制品巨头来说,供应链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而现代牧业的亏损显然让蒙牛在这方面失去了优势。

四、库存压力:发货少了,销量也“凉凉”了

2024年,蒙牛为了降低渠道库存压力,主动减少了发货量。这个措施本来是为了缓解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但短期内对公司收入和销量造成了很大影响。发货量减少意味着销售额下降,而在需求本就疲软的情况下,这种“自断收入”的做法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然,蒙牛的初衷是好的,希望通过减轻库存压力来稳住价格盘,可惜市场并不给面子。消费者对蒙牛的新品兴趣不大,渠道库存依然高企,最终导致公司在2024年的收入和利润双双滑坡。

五、行业困境:市场需求疲软,竞争白热化

从整个乳制品行业来看,蒙牛的困境并非个例。2024年,国内乳制品市场需求整体低迷,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植物奶和健康饮品,而传统乳制品的市场份额却在不断萎缩。行业内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价格战、产品同质化等问题层出不穷,蒙牛作为行业龙头,首当其冲地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

蒙牛这次的净利润暴跌,既有市场环境的客观原因,也有自身运营的主观问题。有人说,蒙牛的问题是“内忧外患”叠加的结果——外部市场需求不足,内部管理却又没跟上节奏。面对这样的困境,乳制品行业的未来会如何,或许比蒙牛的命运更加值得深思。有人感慨:“连蒙牛都这么难熬,那其他中小企业还能撑多久?”

关于我们|网站公告|广告服务|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23 某某QQ个性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

声明: 本站非腾讯QQ官方网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