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1 08:49来源:未知 人气:53
特朗普杀疯了,还没有当上美国下一任总统呢,就已经对华放出狠话了。特朗普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的专访, 当记者问到对华政策问题时,特朗普表示,如果自己赢得大选,不会和中国发起贸易战,但会继续征收高额关税,针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至少要收60%的关税。特朗普同时强调,这不是贸易战,我和中国一直相处的很好。
好一个“相处的很好”,要对中国进口商品收高额关税,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这么表态了,在此之前,美国《华尔街邮报》报道称:特朗普正在考虑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60%的关税,受此消息影响,金融工作者已经开始研究风险预案,提前为特朗普的当选做最差的准备了。
在对华贸易问题上,特朗普是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上一届任期时,特朗普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的名义,在2018年7月和8月,分别两次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几个月之后,特朗普追加关税政策,对另一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收10%的关税,到了2019年,特朗普政府又对价值12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7.5%的关税。
特朗普对华政策,切切实实的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中国股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2018年开始,脱钩论就开始在美国成为各界学者研究的对象,与此同时,印度和东南亚崛起论也开始了,有人说,中国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算是到头了,还有的人说,印度将快速超过中国,美国一边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一边扶持其他进口加工国,也是从特朗普时期开始的,最典型的例子,2019年开始,苹果公司和印度方面眉来眼去,引导大批苹果产业链企业向印度转移产能,其中就包括富士康、立讯精密等。
2018年,在特朗普来势汹汹的贸易政策之下,出口行业不确定性大大提升,国内股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熊市,年内无数质押盘爆仓,惨烈程度可以和2015年一较高下。直到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革命的到来,A股才渐渐走出低谷。
不得不说,特朗普是真的狠,对华发起贸易战,可以说是“伤敌五百,自损一千”。 大家还记得2021年美国的通胀危机吗?别看当时特朗普已经不是美国总统了,可通胀的大爆发,和他接二连三地发起贸易战,有分不开的联系,直接冲垮了美国的供应链体系,在遇到疫情冲击后,脆弱的供应链撑不住,一下子就断了。
当时的美国,堪称一道风景线,货架上的商品被抢购一空,尤其是像卫生纸、洗发水之类的消耗品,鸡蛋、牛奶等食品价格暴涨,港口挤压了大量货船,卡车司机却在集体罢工,这么多的货物,一运到超市,就被抢购一空。
贸易战的后果和代价,完全转移给了美国的老百姓,更是遭到美国内部贸易组织的激烈反对。 2022年7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了一场公开听证会,听证的主要内容,就是讨论要不要继续对华收取高额关税,美国进口商和一些依赖中国进口产品的制造商在会上非常激动,认为美国的关税政策已经打乱了美国的贸易秩序。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目前有超过6000多名个人在法院对美国政府发起诉讼,要求赔偿因征收对华关税导致的损失。
尽管特朗普口口声声否认,不准备对华发起贸易战,可60%的关税,明显已经超过了上一轮贸易战的幅度,嘴上反对,但身体很诚实,加税不是贸易战,还能是什么呢?难道真的要光膀子下场打一架吗?特朗普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对此有所应对。
有人说,必须杀杀美国人的锐气,先把出口美国的稀土价格提高一倍吧,也有人说,难道不可以对苹果、微软、英特尔和波音公司的产品也征税吗?来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还有的人则说,以后美国的农产品不买了,就让他们的大豆烂在地里。
这些应对手段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威慑作用,但结果大概率也是两败俱伤,只能当作玩笑话,真的想要在和美国的贸易冲突中掌握先机,还是得靠国内产业的自我革新和升级。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进出口产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行业,我们把日用品和基础工业品出口到欧美,换了钱去买人家的飞机大炮,很多人都听过这么个说法,中国流水线上生产2亿件衬衫,才能换回美国一架波音飞机。要是我们的出口优势仍然在衣服鞋帽玩具等日用品上,美国找越南代工厂生产,工人工资只有国内的一半,质量虽然是差一点,但性价比高啊,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完全不从中国进口商品,美国也能找到替代人。
只有当我们的产品质量过硬,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从性能和性价比等方面真正秒杀其他同类产品的时候,美国要么本本分分地采购,要么自己接受损失,甘心用更贵更差的产品,我就不相信,还有好东西卖不出去的道理。
当然了,特朗普选择在这个时候就对华政策表态,背后还有他自己的小算盘,就像是投石问路,不断试探美国选民对“对华政策”的态度,为即将到来的选战做准备,换句话说,哪怕特朗普真的如愿当选了美国总统,后续的政策还会不会像现在说的那样激烈,还真不好说了。 毕竟政客的嘴,骗人的鬼。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能提前准备,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哪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