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30 04:19来源:未知 人气:52
当金信煜在第90分钟射穿鲁能球门时,电视画面捕捉到了一个细节,李霄鹏默默地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新赛季的第一场失利来得如此突然,平局和输球的差距非常巨大——连续两场闷平,只需要检讨前锋到底为何不进球;被绝杀,除了进攻,还要检讨更多质疑。
对阵申花的开场,李霄鹏排出了段刘愚、姚均晟与莫伊塞斯等人一起首发,虽然费莱尼依然突前,但与联赛首轮对阵大连的思路很像。自从去年联赛结束后更换了来自德国的助教团队,练了几个月传控,李霄鹏希望球队踢出更强的控制力。
对阵苏宁、恒大这种级别的球队,他或许不敢轻易尝试,但大连、申花包括以后会遇到的建业、富力,在李霄鹏心中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高,他想赶紧加快磨合的速度,让球队尽量在第一循环提升档次。只是连续被打回原形,终场哨声像极了梦破碎的声音,球队一堆问题难以解决,传控真的能踢吗?
鲁能传控短板1:阵型拉得太开,主教练未必真理解
传控到底应该怎么踢?如果拿欧洲足球举例子,未免太苛刻,我们不妨拿北京国安做示范。
首轮大雨影响很大,第二轮战胜武汉卓尔的上半场,在球队控制力比较强的时候,国安中前场球员几乎都集中在中路活动。虽然热内西奥的思路不如施密特那么极端,但这就是国安现有人员配置最舒服的踢法,中路球员密集站位,边路留给助攻能力更强的边后卫。
反观鲁能球员,对阵申花的上半场,即使段刘愚、姚均晟等人全部集中在中路,但吴兴涵等边锋球员还是习惯跑到边线附近活动,特别容易被对手夹防。
看看鲁能中前场球员在上半场的活动热区集合,相比国安的全部集中在中路,鲁能球员的活动轨迹分散在整个球场,从好的一面说,他们太善于奔跑,从另一面说,球员之间的间距过大,互相传球需要更长的距离,将面临着几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球员之间容易被对方的防守割裂,局部容易被包围;横向转移难度增加,转移时容易被抢断;传控速度被迫变慢,回传概率大大增加。说直白点,传不起来,就不叫传控。
李霄鹏和郝伟,自从退役后,几乎都没有任何去欧洲充电的机会,长期在国内自学成才。相比施密特,他们恐怕从根本上对什么是传控理解不足。
在李霄鹏的意识里,传控或许意味着不等于反击?传控是为了更好地营造传中打击对手的空间?不管什么,至少从比赛场面来看,主教练在排兵布阵时顾虑太多,既想掌握控球,又不想放弃边路、不想放弃前场高点,想要的太多,必然结果就是,什么都得不到。
鲁能传控短板2:球员固有意识太深,转型需要时间
另一个很难解决的短板,是球员的固有意识。训练练得再好,也不等于实战一定能踢好,就好比很多学生平时上课觉得什么都会,一到考试就懵了。
自从马加特接手+佩莱加盟,鲁能球员已经连续几年习惯了边路传中的进攻套路,这让他们不管何时,下意识的第一选择都是传中,而不是传控。
比如在这次反击中,虽然中路球员并没有受到太多逼抢,但他们向前推进了不到10米,马上分边(图1-2);边路球员接球之后,脑子里全是下底传中,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回传,更不会寻求横传中路的配合(图3);而在包抄时,球员也能很自如地寻找空当,形成丰富的层次(图4)。
而在鲁能球员这次前场持球时,中路有多个可以渗透配合的出球点,申花的防守也未必多么严密,但持球球员的第一选择是直塞边路,让他传中。这个选择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只能说,这种选择是根深蒂固的,短时间内没法更改。
比如像这个瞬间,持球球员身边完全无人防守,不同选择将直接带来不同的战术打法。如图所示,实际案例里,他选择了长传左路的空当,最终传球失误。如果没有失误会发生什么?
左路球员顺利接球,但被对方两名防守球员包夹防守,由于身后无人接应,他只能强突;中路球员为了配合,必须全部高速前插、进入禁区,准备抢点;如果边路持球球员没有失误,将会传中。除此之外,很难有别的战术变化,这就是传中套路的思维定式。如果换成国安来踢,这个场景下,持球球员大概率会横传身边的人,两个人不断在中路互相倒脚,再加上队友配合,尝试从中路突破。
思维定式必须需要时间改变,这是李霄鹏的难题,因为中超球队一向没有耐心对待国产教练。
球员类型缺失严重,不符合传控基本配置
如果再对比一下国安,国安当初为了满足施密特的传控需求,连续几年对球队换血,引进了池忠国、王刚等一批符合要求的球员。引援的结果是,国安现在无法回头,以他们现有的人员配置,不管哪个教练执教,传控都是唯一选择;踢别的战术,短板明显,而且很多人将无法发挥。
鲁能这几年的优势很突出,球员体能充沛,作风硬朗,边路突击能力强,中路抢点层次丰富、空中优势明显,等等等等。对阵申花,他们全场跑动101.7千米,比对手多了5公里,体能优势非常明显。
而在中超前两轮的累计跑动距离对比中,鲁能22万米的总距离排名中超第2,相比之下,专心玩传控的国安的跑动距离只有20万米,排名倒数第4。
传控需要跑动吗?肯定需要,但很明显,如果你掌握足够多的控球,跑动更多的应该是对手,毕竟传控最重要的是传,防守才是纯粹的跑。
鲁能球员最大的问题,是各个跑动能力出色,但部分球员的传球、停球能力达不到要求。比如图中这个瞬间,莫伊塞斯踉跄中把球传给队友,队友身边完全无人防守,但选择却是不停球直接回传;面对着申花上来逼抢的球员,莫伊塞斯选择再次给无球队友,但队友完全没有准备,直接被抢断。
对阵申花的上半场,类似的失误太多,李霄鹏迫不得已,很快把段刘愚、姚均晟换下。并非是这两个小将发挥不好,而是为了变成更简单直接的战术,留着他们的作用已经不大。
缺少足够多优秀的传球手,现在的鲁能根本不具备踢传控的基础。
李霄鹏还有时间吗?放弃是唯一的答案?
李霄鹏冬天的选择可以理解。连续两年足协杯的失利是一个重要的诱因,但同时,球队股权转让、佩莱很难得到续约等问题,应该是早有预料,他需要提前做好打算,提前改变。
鲁能的年轻化改造仍在继续,除了郭田雨,前场剩下的年轻人多是段刘愚、姚均晟、田鑫之类的类型,追求控制力未尝不是一种选择,肯定比简单粗暴更有出息。否则,吴兴涵、刘彬彬等人早应该大红大紫,但他们的成长却一波三折。
但李霄鹏现在的问题是:时间还够吗?信心还够吗?问题真能解决吗?还是放弃一切、重回老路?
这些问题,他恐怕也找不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