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31 17:12来源:未知 人气:52
编者:本平台自开办以来,坚持挖掘、搜集整理、宣传弘扬萍乡文化。近日,秋柳先生利用新编县志之机,将佛教圣地杨岐宗的佛教大师传整理篇,本平台自今天开始逐一编发,以馈读者。
****杨岐(歧)普通寺始建于盛唐时期,至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佛 教禅宗五家七宗临济宗下一大支派——杨岐宗的祖庭。杨岐普通寺初名广利禅寺,乘广禅师唐宝十二年(753年)首创,后甄叔禅师得嗣其法,于塘大历年间(766年~779年)新建法堂、僧舍,规模较大。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乘广禅师从洛阳南游至江西萍乡杨岐山。见杨岐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又得杨岐檀越黎氏建高,建球兄弟施献山地及巨额资金,禅师诛茅肇基,创建"广利寺"。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马祖道一弟子甄叔禅师来到杨岐寺,参乘广为师,与师合力弘扬佛法。
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甄叔禅师诚邀唐进士,人文学家朗州司马刘禹锡为乘广禅师撰碑铭。同年,甄叔禅师为纪念乘广禅师碑落成,于正殿后山上,手植唐柏一棵。唐柏至今犹存,且列入江西省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宗教大师"小传之—方会禅师
方会禅师 江西宜春人,生于宋大宗淳化三年(992),十七岁任税务胥吏,二十岁掌课税。后因失职避罚而逃,途经筠州九峰,突发灵感,削发出家。随后投杨岐南源寺,从师石霜慈明楚圆禅师。慈明迁潭州道吾、浏阳石霜,方会依师随往,并辅佐慈明禅师院务,任总事、司库、监寺等职,然未有省发。每咨参,慈明曰:“库司事繁,且去。”他日又问,慈明曰:“监寺异日儿孙满天下,何用忙为?”后以天雨,值慈明于途,问答数语,乃大悟。
方会禅师在广利寺弘法说理,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者容易理解接受。远近僧人闻之而来,有如云集。故此,讲堂宿舍拥挤。又广利寺年深日久,已经成了危房,于是,方会禅师于宋仁宗宝元、康定年间(1038——1041)敛资扩建广利寺。全寺建有殿、堂、阁、楼、台共50余间。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改寺名为“杨岐普通寺”。自此,杨岐普通寺即成为杨岐宗之祖庭。
方会禅师在杨岐长期开堂说法,深入研究禅宗思想,禅宗文化,禅宗学术,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理论。
方会禅师主张:“即心是佛”、“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身心清净,诸境清净,诸境清净,身心清净。”从修持方法上摆脱烦琐,切袂解决实际问题。
遵循随方就圆,有马就骑,无马步行。顺应客观规律办事,从传道艺术上摆脱呆板,便于学者接受。
实行“农禅制度”,自力更生求生存,从经济上摆脱依赖,自己站稳脚跟。
方会独特的禅宗理论、禅宗思想、禅宗文化在禅学界中影响深远,传播大江南北。方会创立的杨岐宗成为南方最大宗派,并在黄龙宗衰竭后取代临济大宗,传法东亚,远至欧美。
方会禅师晚年在庐山创建“杨岐洞寺”,后又说法长沙云盖山海惠寺。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圆寂宇云盖山,享寿57岁。众徒建塔于云盖山。方会禅师为杨岐宗第一代宗师。
方会禅师一生留下的语录很多,流传于世的有《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方会和尚语录》、《后往潭州云盖海惠寺诸录》、《杨岐方会禅师后录》等。这些语录都分别载入《大藏经》、《中华大藏经》、《佛光大藏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