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8 22:15来源:未知 人气:51
美隐形轰炸机群压境中东:钻地弹锁定伊朗核设施,霍尔木兹海峡危局升级
武漢故事/国际军事观察组
2025年3月27日
战略调动:B-2机群规模创历史,战力投射直指伊朗
据参考消息报道,过去48小时内,美国空军从本土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向印度洋战略枢纽迭戈加西亚岛部署了至少5架B-2“幽灵”隐身轰炸机,并伴随10架KC-135R空中加油机、7架C-17运输机及其他支援装备。这是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军首次在迭戈加西亚集结如此规模的战略轰炸机群。值得注意的是,B-2机队总数仅20架,此次调动占比高达25%,远超2022年向澳大利亚部署4架B-2的威慑行动。
卫星图像与航空管制记录显示,B-2机群分多批次向西飞行,部分在澳大利亚上空完成加油后直奔迭戈加西亚。其中一架B-2(呼号Pitch 13)因机械故障紧急降落夏威夷,暴露了美军远程投送的极限压力。与此同时,美军航母战斗群同步行动:“杜鲁门”号延长中东部署,“卡尔·文森”号加速赶赴红海,形成海空联合作战态势。
B-2的核心威慑力在于其搭载的GBU-57/B巨型钻地弹(MOP)。这种重达13.6吨的炸弹可穿透60米深钢筋混凝土,专为摧毁地下设施设计。2024年10月,B-2曾使用该武器打击也门胡塞武装地下军火库,单次攻击即引发连环爆炸。此次部署中,美军在迭戈加西亚预置的钻地弹数量较此前行动翻倍,C-17运输机密集运送弹药与保障物资,暗示持久打击准备。
伊朗的反制手段则是其“地下导弹城”。3月26日,伊朗革命卫队公开了一段视频:参谋长巴盖里少将乘车穿越长达数公里的地下隧道,两侧密布“海巴尔舍坎”导弹(射程2000公里)及火箭发射装置。然而,美情报机构指出,伊朗地下设施存在致命缺陷——导弹密集堆放、缺乏隔离防护,一旦遭钻地弹攻击,可能引发大规模殉爆。
尽管美军声称此次调动是为升级对也门胡塞武装的空袭(2024年以来,胡塞已对红海航运发动37次袭击),但战略意图显然不止于此:
1. 压制伊朗核能力:迭戈加西亚距伊朗约3795公里,远超伊导弹2000公里射程,却处于B-2作战半径内(约1.1万公里,经空中加油)。美军可直接打击伊朗核设施,而无需依赖中东盟友基地。
2. 能源通道控制:霍尔木兹海峡每日通过2100万桶原油,占全球供应量的21%。若伊朗封锁海峡,B-2可迅速摧毁关键节点,保障西方能源安全。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3月23日宣称,美国将以“可见的方式彻底摧毁伊朗核计划”,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回应称“已百分百战备”。双方博弈已从代理人冲突转向直接威慑,2025年美伊紧张指数达到冷战结束以来峰值。
美军此次行动日均耗资预计超过2.3亿美元(单架B-2飞行小时成本为13.5万美元),而伊朗“海巴尔舍坎”导弹造价仅50万美元,仅为“爱国者”拦截弹的1/10。这种成本差异可能导致“俄乌式消耗战”:伊朗以饱和导弹攻击消耗美军防御资源,而美军依赖高技术武器维持单向打击优势。
此外,国际能源市场已现波动。3月26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4.2%至每桶98美元,创年内新高。若局势升级,全球油价或突破120美元,引发新一轮通胀危机。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B-52对伊拉克地下工事的打击成功率不足30%,但2003年GBU-28钻地弹使萨达姆地堡化为废墟。此次B-2部署既是对伊朗的“心理震慑”,也为潜在谈判增加筹码。
特朗普政府通过阿联酋向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出“两个月最后通牒”,要求重启核协议谈判。美国中东特使威特科夫称:“军事手段非唯一选项,但伊朗须看到美方决心。” 伊朗则坚持“拒绝直接谈判直至美国取消制裁”。双方均在试探对方底线,战争与外交仅一线之隔。
当B-2的隐身涂层在波斯湾上空折射夕阳,当伊朗导弹从岩层深处蓄势待发,这场较量已超越传统军事对抗,成为大国战略耐力与情报精准度的终极测试。美军赌注是“技术代差”,伊朗押宝“地理纵深”,而全球市场则在石油价格的涨跌中屏息观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