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23 09:42来源:未知 人气:51
俄宣布停火30小时,乌坚持入侵作战,泽连斯基:普京再次玩弄人命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4月19日宣布在俄乌冲突前线实施30小时停火,官方理由为尊重东正教复活节宗教传统。
这是自2022年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第三次在复活节期间宣布停火,前两次分别持续36小时和24小时。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停火声明特别强调俄军保留对乌军进攻的反击权,莫斯科方面称此举是为展现"人道主义善意",但基辅当局随即指责该提议"充满虚伪与算计"。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停火生效当天发表视频讲话,指控俄军可能在停火期间重新集结部队或运输弹药。
作为实际回应,乌军特种部队于**19日凌晨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格鲁什科夫卡镇发动突袭,摧毁俄军一处弹药储存点和两辆BTR-82装甲运兵车,俄国防部承认该地区发生"局部交火"**。
乌克兰全境在停火期间五次拉响防空警报,其中基辅、哈尔科夫、敖德萨三座主要城市警报持续时间超过两小时,尽管俄军未实施大规模空袭,但乌方宣称监测到俄军无人机在边境空域活动。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4月15日在布鲁塞尔的表态被视为此次停火事件的催化剂。
他在北约外长会议上表示"俄乌双方立场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暗示美国可能放弃推动和谈。
三天后美乌签署《关键矿产合作备忘录》,约定由美国企业投资35亿美元开发乌克兰锂矿与稀土资源,白宫声明明确指出该协议有助于"构建多元化供应链"。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对此回应称,美国正将乌克兰变成**"资源殖民地"**。
俄军的停火提议存在多重现实考量。
目前俄军实际控制乌克兰约18%领土,覆盖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州全境及哈尔科夫部分地区,控制区内居住着乌克兰12%的人口。
2024年俄罗斯国防预算达到1120亿美元,占GDP比重升至6.7%,较2023年增长1.2个百分点。
受西方石油限价影响,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同比下降23%,国内制造业因芯片禁运面临产能萎缩。
此时宣布停火既能缓解经济压力,也可回应国际社会对局势升级的担忧。
乌克兰的强硬反应与其战场处境密切相关。
该国2024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滑19%,兵员短缺迫使基辅当局将征兵年龄下限从27岁降至25岁。
美国国会搁置的600亿美元援助法案导致乌军炮弹供应量减少40%,德国承诺提供的18辆豹2坦克至今仅交付6辆。
泽连斯基支持率从2023年初的82%降至57%,其反腐行动中逮捕的15名高级官员半数来自军方系统。
在此背景下,乌方需要通过制造**"俄军持续威胁"的叙事维持西方关注,此次停火期间拉响防空警报的操作模式,与2023年4月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访乌、12**月欧盟峰会期间出现的战术如出一辙。
停火期间的实际军事动态显示双方均未完全遵守承诺。
顿巴斯地区记录到14次炮击事件,俄方称这些属于防御性反击。
乌军无人机对别尔哥罗德州炼油厂的袭击造成设施局部损坏,俄罗斯空天军则摧毁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一处乌军燃料仓库。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方珍惜和平窗口,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批评乌克兰过度反应可能激化矛盾。
美乌矿产协议的签署标志着美国对乌战略出现调整。
协议涉及开发位于乌克兰西部的科罗斯滕锂矿与基洛沃格勒稀土矿,前者探明储量占欧洲已探明储量的17%。
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控制着全球60%的锂加工产能和85%的稀土分离技术,白宫计划通过乌克兰矿产实现关键材料供应链的"去中国化"。
协议约定2026年前建成首条生产线,但乌境内频繁的无人机袭击与电力设施损毁可能延误项目进度。
俄罗斯在本次停火博弈中获得部分外交收益。
包括匈牙利、斯洛伐克在内的六个欧盟国家公开呼吁重新评估对俄制裁效果,印度外交部表态支持**"所有和平倡议"**。
但莫斯科未能阻止美乌深化经济捆绑,乌克兰议会已通过法案允许美国企业在乌境内设立"特殊经济区",享有税收减免和司法管辖特权。
这使俄罗斯关于"乌克兰主权丧失"的指控获得更多国际认同。
冲突长期化的趋势逐渐显现。
俄军在阿夫杰耶夫卡方向建立的缓冲区已推进至距离顿涅茨克市40公里处,乌军则在扎波罗热州罗博季涅村周边维持有限反攻。
双方接触线近三个月未发生显著变化,前线士兵平均每日弹药消耗量从**2023年的7000枚降至2400**枚。
军事专家认为战场已进入"低强度消耗战"阶段,这与2014-2022年顿巴斯冲突的形态相似。
乌克兰面临的政治挑战超过军事压力。
总统办公室泄密文件显示,美国要求基辅当局削减公务员薪资以符合IMF贷款条件,这导致政府内部矛盾激化。
原定4月举行的总统选举因戒严令继续延期,反对派政党"声音党"在地方议会选举中赢得基辅、利沃夫等八个主要城市的市长职位。
随着美国大选临近,拜登政府将援乌资金申请从紧急预算案调整为常规国防预算,这种操作可能延长拨款审批流程。
当前局势折射出各方战略重心的转移。
俄罗斯着力巩固现有控制区并向哈尔科夫方向拓展缓冲区,乌克兰试图通过局部战术行动维持国际关注度,美国则致力于将乌克兰资源纳入其供应链体系。
这种变化使得冲突解决更加复杂化,短期内出现重大突破的可能性持续降低,各方在2024年剩下的时间里或将围绕能源管线、黑海运粮通道、战俘交换等具体议题展开拉锯谈判。
【版权声明】本文所描述的内容、图片均源自网络,旨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绝无低俗或不良引导之意。我们尊重并保护每一位创作者的版权及个人隐私,如有任何版权或人物侵权疑虑,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迅速核实并处理。对于文中可能存在的存疑部分,一经反馈,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