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23 12:00来源:未知 人气:51
当地时间2025年4月21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集体大幅下跌,引发市场震荡与投资者恐慌。其中,以英伟达、苹果、特斯拉为代表的科技股领跌,成为华尔街分析师口中的“爆炸中心”。这场波动并非偶然,而是自4月初以来一系列政策和市场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
正如CNBC资深财经评论员吉姆·克莱默所言:“美股已成爆炸区,爆炸中心就是科技板块。”这番评价不仅道出市场的核心隐忧,也揭示出当前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结构变动中的新困境。
一、“对等关税”激起市场连锁反应,美股跌幅近10%
导火索是4月2日,前总统特朗普再度高调提出“对等关税”政策。尽管政策尚未立法,但其所释放的强烈保护主义信号已足以震荡市场。
数据显示,自“对等关税”提法以来,仅短短不到三周时间,道琼斯、纳斯达克、标普500三大股指平均跌幅接近10%。科技股更成为下跌主力,其中英伟达下跌超过14%,苹果市值蒸发近1000亿美元。
资本市场对政策敏感,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联系紧密的大背景下,“脱钩”措施不再只是关税层面的技术性调整,而成为系统性的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性直接冲击了投资者信心,资本开始从高风险资产流出,避险情绪迅速升温。
二、科技股为何最先“爆炸”?
科技股的集体重挫并非偶然,而是结构性风险的集中体现。
首先,科技公司普遍依赖全球化供应链。以苹果为例,其产业链遍布中国、印度、东南亚,美国本土制造比例极低。关税政策一旦施行,将显著增加企业成本,侵蚀利润空间。
其次,中国市场是美国科技巨头的重要增长引擎。数据显示,苹果在2024年近五分之一的营收来自中国,而英伟达AI芯片的最大海外买家亦来自中国的AI企业和数据中心。一旦中美经济“脱钩”,这些巨头面临的不仅是市场萎缩,更是生态断裂。
再次,从资本结构看,科技股估值普遍偏高,在加息预期未解除、宏观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成为资本快速抽身的首选目标。
三、美元也在“失血”:避险货币地位受冲击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着美股的下跌,美元指数也在4月21日当日重挫1.10%,跌至三年以来最低点。
这一走势与以往不同。传统上,美元被视为全球避险资产,但此次却出现与股市同步下跌,说明国际投资者对美国整体经济政策方向开始出现系统性疑虑。
尤其是在“去全球化”趋势逐渐升温的背景下,美国财政赤字居高不下,联储加息周期延长,全球资本正在寻找美元之外的避风港。人民币、欧元、甚至数字黄金(比特币)等资产,正在逐步蚕食美元的避险地位。
四、“脱钩”政策的反噬效应正显现
特朗普主张的“对等关税”,本质是对中国制造和技术崛起的防御性回应。然而,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全球化早已让中美经济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这样的格局下,任何人为割裂只会带来“双输”局面——中国可以逐步本土替代,但美国企业却可能失去增长引擎和成本优势。吉姆·克莱默指出,白宫的策略正直接损害美国企业利益,而非保护它们。
科技板块的暴跌,是市场对错误政策导向的直接投票。而更严重的,是这种不确定性正在扩散至制造、能源、物流、金融等更广泛行业。
五、结语:市场需要的是信心,而非分裂
美股科技股“爆炸”,不是泡沫破裂,而是对政策失衡的警告。当脱钩、关税、保护主义成为政策主轴时,资本的投票权就会反向施压——不仅伤及科技巨头,更可能撼动美国长期以来建立的全球金融主导地位。
当前,全球经济已进入“多极化竞争、区域化协同”的新时代,美国若继续逆势而行,将可能在下一轮全球化浪潮中错失主导权。
要让市场走出“爆炸区”,唯有重建政策理性、恢复国际合作、稳住全球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