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6 15:02来源:未知 人气:52
2024 年 10 月 28 日的日本第 50 届众议院选举结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惊了整个日本政坛。自民党获得 191 个席位,公明党获得 24 个席位,执政联盟共获 215 个席位,未能达到众议院过半数席位的 233 席。这一结果意味着自民党自 2012 年以来在历次众议院选举中一直单独获得过半数席位的选举优势在此次选举中丧失。
立宪民主党从 98 个议席猛增至 148 个议席,成为自民党之后众议院第二大势力。国民民主党议席也从 7 个增至 28 个,日本维新会获得 38 席。此次选举结果显示,在野党势力崛起,对执政联盟形成了强大的挑战。
从各方数据来看,自民党此次失利的原因可能与 “政治黑金” 丑闻有关。据报道,自民党多个派阀被曝向下属国会议员下达销售指标,要求他们出售政治筹款派对券,超过销售指标的资金以 “回扣” 形式返还议员,且不记入派阀收支报告和议员政治资金收支报告,成为不受监管的秘密资金。“黑金” 丑闻涉案金额超 17 亿日元,自民党的形象大大受损。
在野党方面,立宪民主党抓住了民众对自民党执政的不满以及对在野党的期待。在选战期间,立宪民主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赢得了部分选民的支持。例如,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呼吁引入 “补贴抵税” 制度,降低中低收入者的消费税负担,同时设定最低时薪 1500 日元以上的目标,为中小企业创造有利的加薪环境。
此次选举结果对日本政治舞台产生了巨大震动。执政联盟未能获得过半议席,后续在政策推行等方面可能会面临诸多阻碍。各界纷纷对日本未来的政治走向展开热烈讨论,密切关注其后续发展动态。
自民党从选前的 247 个议席减少到 191 个议席,这一巨大落差标志着自民党自 2012 年以来首次失去单独过半席位。究其原因,“政治黑金” 丑闻以及经济问题成为关键因素。自民党长期执政,民众对其期望较高,但一系列负面事件使其形象受损。此次选举结果也反映出民众对自民党执政能力的质疑,希望通过选举表达对现状的不满,寻求新的政治力量来改变局面。
自民党 “政治黑金” 丑闻涉案金额超 17 亿日元。2023 年底,自民党多个派阀被曝向下属国会议员下达销售指标,出售政治筹款派对券,超额资金以 “回扣” 形式返还且不记入收支报告,成为不受监管的秘密资金。丑闻曝光后,岸田文雄虽试图进行 “切割”,解散 “岸田派”“安倍派” 和 “二阶派” 三大派阀,并在 2024 年 4 月对 39 名涉事党员进行党纪处分,但民众认为处罚力度不足。《朝日新闻》不久前的民调显示,高达 83% 的民众对其处理 “黑金” 丑闻的做法给出了 “差评”。这一丑闻极大地影响了民众对自民党的信任,导致自民党支持率持续低迷。
在自民党执政下,日本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生活经济成本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 2024 年日本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 0.3%,日本车企普遍发生的认证测试造假问题严重冲击经济。以丰田等 5 家车企为例,涉及违规车型共计 38 种,约 170 万台为丰田汽车。大发工业公司因违规操作暂停出货,直接拉低了日本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日本帝国数据库公司数据显示,日本八大汽车制造商供应链涉及公司总数为 5.9 万家,总交易额约为 41.9 万亿日元,仅丰田的供应链就包含 3.9 万家公司,交易总额达 20.7 万亿日元。同时,物价上涨也给民众带来沉重负担,8 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 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达到 3.6%,10 月日本将有 2911 种食品提价,全年预计提价的食品总数将超过 1.2 万种。自民党提出的经济支持政策,如对低收入家庭发放补贴、扩大 “地方交付金”、承诺加薪与提高最低工资以及公明党提出的发放燃油费等补贴措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缓慢和物价上涨的问题,效果有限。
在此次日本大选中,立宪民主党能够从 98 个议席猛增至 148 个议席,成为众议院第二大党,民众期望的转向起到了关键作用。自民党长期执政过程中,“政治黑金” 丑闻不断发酵,严重损害了其在民众心中的形象。据相关民调显示,超六成日本民众希望自民党下野。民众对自民党执政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迫切希望有新的政治力量能够改变现状。而在野党在这个时候就成为了民众期望的寄托。立宪民主党作为在野党中的重要力量,自然吸引了众多民众的关注和期待。民众希望立宪民主党能够对自民党形成有力的制衡,推动政治的变革和发展。
立宪民主党在选战期间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主张成为其吸引选民的重要因素。其中,引入 “补贴抵税” 制度备受关注。该制度旨在降低中低收入者的消费税负担,让民众在经济生活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例如,对于一个月收入为 30 万日元的中低收入家庭来说,按照 “补贴抵税” 制度,每月可能节省数百日元的消费税支出。同时,立宪民主党还设定了最低时薪 1500 日元以上的目标,这为中小企业创造了有利的加薪环境。中小企业是日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员工薪资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还可以刺激消费,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此外,立宪民主党还关注经济发展中的不平等问题,主张通过公平分配消除不平等,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福利保障。这些政策主张切中了民众对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需求,赢得了部分选民的支持。
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在此次大选中未能获得过半数席位,这直接导致其在国会中的话语权大幅削弱。在日本的政治体制下,首相指名选举及绝大多数国会决议通过均需要得票数过半。如今议席未能过半,执政联盟在推动政策和立法方面将面临巨大困难。以往能够较为顺利地通过各项议案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在与其他政党的博弈中,执政联盟不得不更加谨慎地权衡各方利益,以争取更多的支持。
执政联盟未能获得过半议席,使得政策推行变得异常艰难。在经济政策方面,自民党曾提出的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缓解物价上涨的措施可能会因为缺乏足够的支持而难以实施。例如,对低收入家庭发放补贴、扩大 “地方交付金” 等政策,可能会在国会审议过程中遭到其他政党的质疑和反对。此外,在社会政策方面,如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改革也将面临重重阻碍。没有足够的议席支持,执政联盟很难在这些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为了维持政权,执政联盟需要寻找新的盟友。然而,这将涉及到复杂的政治谈判和利益博弈。在野党中,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日本维新会等各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利益诉求。自民党要想与其中某个或某些政党达成合作,就必须在政策上做出一定的妥协。但这种妥协可能会引起自民党内部的分歧,同时也可能无法满足选民的期望。而且,即使成功拉拢了新的盟友,新的执政联盟能否稳定运行也是一个未知数。
“政治黑金” 丑闻的影响仍在持续,民众对执政联盟的信任度进一步降低。这不仅使得执政联盟在选举中失利,也将给其后续执政带来极大的困难。丑闻曝光后,虽然自民党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处理,但民众普遍认为处罚力度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执政联盟在推行政策时,将面临来自民众的更大压力和质疑。民众可能会对执政联盟的每一项决策都保持高度警惕,甚至可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抗议和反对。这将使得执政联盟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举步维艰。
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国际民主和选举援助学会 2020 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在各国议会选举中的投票率仅排 139 位,属于低投票率国家。本次日本大选投票率约为 53.84%,低于上届的 55.93%。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他们对政治的依赖度相对减少。在相对有序、稳定的社会背景下,民众对投票的欲望已相对下降。许多人可能认为个人的愿景已不需通过或是无法通过政治参与去实现。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二战后民众对建设高速公路等国政关注度极高,而如今这些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善,民众的焦点逐渐从 “公的利益” 转向 “私的追求”。
社会的变迁也导致了民众对政治的关注度降低。曾经农耕文化形成的个体之间紧密维系已变得稀薄,民众相约 “一起去投票” 或是自发举行应援活动的场景已变得罕见。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对政治的关注度逐渐降低。以年轻人群体为例,他们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发展和兴趣爱好,对政治参与的热情不高。据调查,20 岁至 39 岁人群的投票率远远低于平均水平,甚至已不足半数。
日本政治体制中的一些问题也影响了选民的投票意愿。自民党长期执政过程中虽然较为成功地培育和发展了自身的外围组织,保持了相对牢固而广泛的社会支持基础,但同时也承受着随之而来的政治压力。在吸纳支持的同时,自民党需要通过政策的制定来最大限度地满足支持层利益要求,这可能导致其施政路线只反映部分群体的意志,从而引发民众的不信任。此外,在野党的 “实力不足” 同样也造成了选民选举意愿的低迷,许多选民对部分在野党也持有 “负面印象”,因此即使对执政党心怀不满,也没有可以 “托付一票” 的选择。例如,在日本前首相安倍执政时,曾出现过未能就森友学园地价门、赏樱会等丑闻对国民详细说明的状况,留下 “政治私有化” 的疑虑。而其继任者菅义伟对于疫情相关政策的说明也不够到位,使民众对政治产生了失望情绪。
石破茂在此次大选中遭受重创,自民党的失利使得他成为众矢之的。“政治黑金” 丑闻的持续发酵,让民众对自民党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而作为党首的石破茂自然难辞其咎。党内的一些势力也开始对他的领导能力提出质疑,认为他在竞选策略和政策主张上存在失误。在外部,立宪民主党等在野党势力的崛起,对自民党形成了强大的压力,也让石破茂的执政之路变得更加艰难。
石破茂的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方面,他需要在党内进行艰难的协调,争取更多的支持,以稳定自民党的局势。然而,自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一直存在,不同派系之间的利益诉求差异较大,这使得石破茂的协调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他还需要在与在野党的合作中找到平衡点,既要满足自民党的利益,又要争取到在野党的支持,以维持执政地位。但在野党也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利益诉求,与自民党的合作并非易事。此外,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可能对石破茂的决策产生影响。日本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大国,其外交政策和国内政策的调整都需要考虑国际因素。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石破茂需要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这无疑增加了他的政治抉择的难度。
石破茂的处境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在自民党内部,一些党员开始重新审视党内的领导结构和政策方向,可能会推动党内的改革和权力的重新分配。一些年轻党员可能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党内事务,争取更多的发言权。在野党方面,立宪民主党等政党看到了机会,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自民党的攻击,争取更多的支持。国际社会也在密切关注日本政治的变化,因为日本的政治走向将对地区和全球局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日本在外交政策上的调整可能会影响到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经济政策上的变化可能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总之,石破茂的未来走向将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和外交产生重大影响,也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