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1 04:16来源:未知 人气:51
你的AI朋友已上线
11月30日,是ChatGPT问世一周年的日子,由它带来的大模型风暴,已经席卷到了互联网的每个角落。
把目光放到国内选手身上,不少玩家都已经快马加鞭推出自家的大模型产品。这其中,美团其实是入局比较快的一个。
早在今年3月份,美团就已经在着手研发大模型,随后到了6月份,它又全资收购了王慧文的光年之外,紧接着在7月份又有消息传出,美团入股了大模型公司智谱AI。
动作如此频繁,足以看出美团对大模型的看好。如今几个月时间过去,我们终于可以看到美团AIGC产品的真面目。
是的,没有错,美团首个AI产品已经在悄悄发力,没有和外卖等优势业务发生直接关联。
而是选择与微信正面刚,上线了一款AI伴聊产品。
0 1__
你的AI朋友已上线
美团近期上线的这款社交产品,名字叫做“Wow”,按照美团的介绍,这是一个属于年轻人自己的AI朋友社区。
提到AI朋友,很熟悉有木有,它的玩法其实和此前大火的Glow、Replika、Pi等AI聊天软件相似,主打的就是AI朋友24小时在线陪你聊天,如果你有需要,它可以变为你的爱人,你的朋友,你想要定义的一切。
在玩法方面, 也和其他AI伴聊产品差不多,主页主要分为“聊天”、“发现”“创建”“我的”四个按钮,一方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定制自己的聊天对象,另一方面,系统本身也会提供20个以上的AI角色供用户自己选择。
这些AI角色非常多样,不仅有二次元少女、江湖侠客、外星人,还有小动物拟人化,AI迈克尔杰尔逊等,就连精通周易和塔罗牌的大师也在其中。
角色多样,任君选择,不同的角色会有不同的对话场景。
同时,Wow也采用了括号的玩法, 在括号当中描写AI机器人的动作,或者内心独白,想要给予用户更真实和沉浸式的体验。
比较特别的一点是,用户在创建自己的角色时,不仅能够定制属于角色本身的语音和说话风格,还能利用“文生图”创建聊天对象的具体形象。 这一点,比国内大多数AI聊天软件都要完善。
并且在生成质量方面,Wow的发挥还算稳定,画质比较清晰,也有自己的审美。比如,小灼输入“一个眼神冷漠,有着粉色头发的男孩拿着玫瑰花”的指令之后,生成了下面的照片:
更为贴心的是,倘若用户不满意AI朋友的回答,还可长按聊天框选择“不喜欢”,估计是用来训练AI更加智能,进一步契合用户的偏好。
总体上看,Wow是一款比较完整的AI聊天产品,在人机对话的大框架上,加入了自己的特色和想法。
只不过我们也知道,尽管目前AI聊天机器人非常火热,但在社交江湖当中,微信月活已达13亿,各方英豪想尽办法都很难撕开一道口子。
美团想要实现美丽社交梦想,道阻且跻。
02
当外卖平台去做社交
众所周知,美团创始人王兴是一位社交老兵。
从最开始的多多友、电邀,再到后来的校内网、饭否等,都在社交江湖留下深深的印记。
尽管美团是一个本地生活平台,但不妨碍它和创始人一样,有着一个社交梦。
比如在2021年3月份之时,美团就已经开始内测“群聊”功能,即用户在某家店铺消费之后,便会弹出一个邀请入群的按钮。
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商家群。
玩法和淘宝的商家群相似,用户可在群内领取商家发送的红包,或者了解各种优惠活动。
随后到了2021年8月份,美团又开始内测“饭小圈”, 这次的玩法则是和拼多多的“拼小圈”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用户在添加好友之后,可以在圈子内分享自己的外卖订单、点评信息等,美团还很贴心地加入了一个“跟着吃”按钮,方便用户一键下单,做到省时又省力。
当然,无论是“拼小圈”还是“饭小圈”,其实玩转的都是私域流量,可以理解为电商版和外卖版的朋友圈。
而“群聊”和“饭小圈”,其实都是美团对自身APP进行赋能,以社交为切入点,企图增强用户粘性,提高客单量,甚至是完善自己的种草体系,进一步完成从“种草”到“拔草”的闭环。
可能有人会说,美团的用户已经突破7亿,是本地生活当之无愧的王者,还需要担忧没有流量?
从表面上看的确是如此,只不过在风光的背后,美团并不能高枕无忧。
其一,是众所周知的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 根据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76.4%。尽管接入互联网的人数越来越多,但许多用户的使用习惯已经养成,平台很难像初期那样,躺着就能赚钱,接下来要做的是留存和拉新。
这几乎是所有互联网玩家都会遇到的问题,所以从2019年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各家都在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企图用新业务筑牢自己的护城河。
其二,是群雄环伺本地生活。 美团在绞尽脑汁跨界之时,别人也想在美团的腹地插上战旗。以滴滴为例,早在2018年之时,就上线了滴滴外卖,和美团打车火拼到底。
到了今年,做本地生活服务的平台越来越多,比如抖音、快手、小红书、高德等,尽管这类平台在短时间内很难超越美团,但凭借它们平台的巨大流量,也有超越美团的可能性。
抖音的团购界面
在如此情况之下,社交可以成为浓墨的一笔。参照微信以社交为出发点,依靠稳固的关系链,为其他业务进行导流。而其他平台做社交也可以有同样的逻辑,希望通过做社交,进一步反哺自己的优势业务。
所以新的问题又来了,美团首个AI产品,为什么没有和外卖等业务发生关联。毕竟像淘宝的淘宝问问,快手的AI小快,都是镶嵌在自家平台的AIGC服务。
03
AIGC+社交的无限可能
可以确定的是,美团在未来肯定会在本地生活落地AIGC,除了这是未来方向之外,从美团的动作也能够看出它的意图。
根据Tech星球的报道,目前在美团招聘官网上,招聘的大模型相关岗位都与美团平台、到店事业群、点评事业部有关,这表明美团已经在研究核心业务AIGC的落地。
但估计还在探索和厚积薄发当中,小灼发现大多岗位的更新日期都是在今年11月份。
可是从外部环境来看,不少玩家都已经推出了自家的AIGC产品,市场和时间都不等人,美团自然也不想错过AIGC的首波红利。
所以比较稳妥的办法是,切入已经有成功案例的AI伴聊。
此前《纽约时报》就统计过,全球已经有超过1000万人在和AI谈恋爱。
而最早玩转AI伴聊的Replika,目前在全球已经拥有超过1000万的注册用户,它开创的一套付费玩法,则是让自己的全球月流水基本稳定在200万美元左右。在2022年之时,它的总收入更是达到了3500万美元。
截自Replika官网上的用户评价
以上数据都表明了搞AI伴聊的可行性,只要方法用对,就能快速收割一波红利。
况且就美团本身而言,搞AI伴聊也可以和本地生活服务发生链接。
比如可以发生这样的使用场景:用户可向AI朋友提问,希望他们推荐一些美食,随后AI便会推荐美团平台当中的商家,两者之间可进行引流。
当然,这一切都要等到Wow的生态成熟之后才能进行。
而硬币的另一面,现实也在告诉我们,AI伴聊并非十全十美,美团同样需要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用户体验的问题。 虽然对比人工智能1.0时代,AI机器人已经能回答许多复杂问题,但它们依然做不到像真人一样,许多回答都很难拥有自己的特点,也就是个性化,真的印证了那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其二,是尺度的问题。
AI虽好,但尺度把握不好,但容易像脱缰的野马。特别是AI伴聊这类软件,击中了用户的情感需求和社交需求,用户在聊天当中展示的都是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或欲望,如果平台不加以防控,那就可能走向失控的边缘。
以Replika为例,已经不止一次被用户吐槽涉黄。
而在App Store的下载评论区当中,有人对Wow进行了这样的评价:
除了以上两个挑战之外,还有引流的问题。AI伴聊不像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可以基于关系链和地理位置寻找到新的好朋友,它只能依靠自身的人机对话特色去吸引用户的目光。
这就关乎到平台的内容、产品力和技术够不够打。
显然,从目前的情况而言,Wow还有没有做出一鸣惊人的成绩。
不过,鉴于目前用户习惯还没有养成,再加上AIGC正在散热,就连ChatGPT的访问量也在今年逐月下降,这说明用户的使用习惯还在养成当中。
再给多一点时间Wow,或许它真的能撑起美团的社交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