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31 22:23来源:未知 人气:52
2023年,中国经济步入艰难复苏的困境之中,楼市和股市双双跌入谷底。 国家统计局《202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550亿元,同比下降7.9%(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住宅投资44439亿元,下降7.3%。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915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57083万平方米,下降6.9%。房屋新开工面积49880万平方米,下降24.3%。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36340万平方米,下降24.9%。房屋竣工面积33904万平方米,增长19.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4604万平方米,增长18.5%。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68797亿元,同比下降9.8%。其中,国内贷款8691亿元,下降11.1%;利用外资28亿元,下降49.1%;自筹资金20561亿元,下降23.4%;定金及预收款24275亿元,下降0.9%;个人按揭贷款12429亿元,增长2.7%。
以上数据说明,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新房销售低迷,二手房有价无市的状况之中,随着房价一直坚挺的一线城市也加入了降价潮,这意味着新一轮楼市降价趋势已经形成,而且短期内不可逆转。
而A股的情况则与楼市的惨状有得一拼,如今熊冠全球的中国股市已经沦为全球笑柄,就连美国华尔街都对中国股市指手画脚,并且其言论还得到了广大中国股民的认可。
这充分说明,中国股市建立30多年来,顶层设计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制度建设不能与时俱进,市场监管处于千疮百孔、漏洞百出的状况,现在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这也是尽管管理层救市政策频出,但效果甚微,救市反而救出了股灾的根本原因。
随着楼市股市的彻底熄火,经济复苏迫切需要寻找新动能。事实证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正如20大报告中所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指导思想。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已经为经济带来了不少新的增长点。
今年8月,华为Mate 60手机的横空出世,意味着华为已经冲出了美国重重打压和封锁,标志着中美博弈将进入到核心阶段。华为能够自主研发并量产7纳米芯片,标志着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也给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事实上, 华为的成功不仅是一家中国企业在高智能手机上的突破,更是中国整体科技实力提升的必然趋势。然而,这一发展趋势对于美国来说,无疑构成了巨大的挑战,让美国有了更加紧迫的危机感。
如果华为能够再次崛起,与产业链一起拿回150亿美元的利润,20%的利润率就是5200亿营收,而2022年中国半导体营收才4456亿美元,这意味着营收将实现翻倍,也预示着的中国半导体产业,摆脱了在5G芯片领域长期被卡脖子的困境。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只有一个华为,反观竞争对手美国,则拥有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创新巨头,如微软、谷歌、脸书、特斯拉、英伟达、高通、亚马逊、苹果等,不仅如此,美国每年还会涌现出许多新的、极具创新前景的独角兽企业。
正是由于这些科技创新巨头始终站在前沿科学的顶端,掌握了众多领域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因此能够引领全球科技发展的潮流。也正是由于这些科技创新企业的高速增长的业绩,让广大投资者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投资回报,也由此催生出美国长达14年之久的牛市行情。
对此,笔者认为,我们的管理层需要认真反思,为何中国4700多万家企业中,拥有顶尖创新能力的企业只有华为一家?是这些企业自甘平庸、不思进取,还是国内缺乏科技创新的土壤?
事实证明,如果政府不努力去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打造有利于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平台,并出台一整套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那么,中国要想在科技创新领域获得更多的创新成果,摆脱尖端技术被卡脖子状况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只有实体经济基本面整体向好,企业业绩大幅提升,才能促使整个股市由熊转牛。为什么中国股市涨不起来?看看A股上市公司的质量就知道了。
由于A股至今仍未建立起严格的退市制度,导致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垃圾公司,正是这些公司长期得不到清理,所以才拉低了整个上市公司的质量。许多上市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圈钱套现,因此长期以来A股财务造假、内幕交易、违规减持等各种违法违规事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尽管管理层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但股市的表现仍然不尽如人意。一些公司业绩下滑、财务造假等问题的出现,也加剧了投资者的不信任和市场的动荡。而对于近期股民强烈愤慨,并急切呼吁盼望解决的A股几大痼疾,管理层似乎并不为之所动,可见认识上的差距之大,这也是救市政策屡救屡败、越救越跌的根本原因。
目前房地产和股市彻底熄火的现状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到了迫切需要转型的关键时期,过去依赖投资和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现在已经行不通了。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来推动。
在加大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推动科研创新事业发展的同时,还应加强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这些产业的崛起将为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并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还可以重视国内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目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化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是,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众,经济发展方式由过去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中国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潜力,可以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等措施,促进消费的升级和经济内循环。这将有利于平衡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矛盾,促进经济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样也都经历过。但不同的是,美日出现房地产泡沫和股灾时,早已实现了现代化,成为了富裕的发达国家。而中国当前则处于“未富先老”的尴尬处境,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中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出生率的断崖式下跌,这一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要摆脱房地产泡沫和解决股市问题,要比同期美日等国的经济转型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代价。
总之,楼市股市的彻底熄火既给经中国济复苏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只有积极寻找新的动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才能为未来发展找到新的方向,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