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9 07:50来源:未知 人气:51
2019 年,江苏有个男子承包了 5000 亩鱼塘来养鮰鱼,可这男子仅仅把其中 120 亩当作养殖的地方,剩下 98%的水域都不管不顾,闲置在那。
好多同行都笑话这名男子瞎浪费资源,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就这 120 亩的鱼塘,一年居然给男子赚了上亿元。
这男子为啥把大片的鱼塘扔在那儿不管?这 120 亩的鱼塘到底藏着啥秘密?他赚钱的窍门又是啥?
【白手起家】
王委是江苏宿迁的,打小就勤奋学习的他没让父母失望,顺顺当当考进了一所名牌大学。大学毕业之后,他依照父母的提议,先在一家单位找了个技术员的工作,不过王委心里一直有着自己的打算。
王委老是琢磨着创业,想靠自己的双手干出点名堂来,好真正实现财富自由。工作了一阵子,王委攒了些经验,也弄明白了社会上的生存门道,然后就果断把这份不好不坏的工作给辞了。
王委辞了工作,干了件谁都没想到的事儿,他居然跑去做活鱼贩运!他父母得知这消息后气坏了,朋友们也都没法理解,一个好好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咋就成了鱼贩子?
大伙都一个劲地劝王委,说他随便找个活儿干都比当这鱼贩子要好!但王委把这些劝言压根没当回事,有句老理儿讲得妙,外行瞧热闹,内行看门道。
活鱼贩运这一行,在外人眼里没啥前途,可懂行的人心里清楚这里头利润大着呢。王委觉得这利润起码比自己当技术员赚的多。
王委铁了心不回头,父母也就不再吭声。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自打王委做起活鱼贩运的生意,天天起早贪黑,最后在他的努力下,生意渐渐好起来了。
王委干了四五年,也算是攒了些钱,对这生意熟悉得很。可就在一切都发展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却突然想要再次转行。
王委把这四五年攒下的钱一股脑儿都拿出来,投资建了一家水产品加工厂。那时候他发现专门的水产品加工厂数量不多,以后肯定能火。
果不其然,就像王委料想的那样,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大小小的水产品加工厂纷纷冒了出来,跟雨后春笋似的。王委自家的加工厂也借着这股行业的好势头迅速壮大。
王委讲,他那水产品加工厂生意顶好的时候,一天得处理 100 吨,也就是 20 万斤的活鱼,这数字太吓人啦。
2015 年的时候,刚满 30 岁的王委,身家都上千万元了,在同龄人看来,王委那就是个成功人士。但王委没因为这个就得意起来,反倒觉得有点不安。
由于水产品加工行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利润空间逐步缩小。王委清楚自己得找条新的出路,不过当时他也没料到很快就能发现新的商机。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因为一直干的都是水产品这行,王委就还是把目光投在了水产品上,没多久他就觉得养殖鮰鱼挺不错。
鮰鱼的肉很嫩,刺也少,在市场上特别受消费者喜欢。王委注意到,这几年像烤鱼、纸包鱼这类各种各样的菜品被弄出来后,鮰鱼的销量一直稳当还略有增加,所以王委觉得这条鱼有很大的赚钱机会。
王委考察后得到一个数据,全国鮰鱼活鱼市场大概有五百亿的市场规模,而且每年差不多以 10%的速度在增长,这只是内销的情况,所以养鮰鱼肯定很有前景。
不过呢,鮰鱼养殖在国内相当常见,当地有好多鮰鱼养殖专业户,并且他们干这行已经很久啦。想在众多对手里闯出一条路来,明显不是容易的事儿,可王委却心里有底。
2016 年,王委在当地承包了 1500 亩鱼塘养鮰鱼。没多久,当地养殖户就感觉王委跟他们的养殖模式差别很大,在王委的养殖场里,他们看到了不少让人难以理解的情况。
在王委的鱼塘能瞧见好多不锈钢的水槽,王委拿这些水槽把鱼塘分隔开,鮰鱼就在里头养着。王委管这些叫流水槽,鮰鱼就养在这,其实这些流水槽里面另有门道。
这些流水槽一直开着,没停过一刻,能给水流提供推力,让水向前流动并循环起来。这样一来,里面的鮰鱼就得不停地游动,靠这种办法就能实现高密度养殖。
一个流水槽面积差不多有 1.5 亩,里头一共养着 15 万斤鮰鱼。平常的养殖办法,一亩也就只能养 1500 斤上下,这么一对比,每亩能差出百倍呢,王委有信心实现弯道超车,靠的就是这个。
实际上,用流水槽养鱼这模式不是王委自己想出来的,是他 2016 年去苏州考察时瞅见的。那时候王委就记住了一点,就是这模式能挣钱,他可心动了,回来就把自家鱼塘改成这样了。
但王委怎么也没想到,这种高密度的养殖方式刚开始不但没让他赚到钱,反倒给他惹了个大麻烦。
【出现问题】
2017 年,有一些鮰鱼养了一年能捕捞啦,可王委捞上来一瞧,这些鮰鱼的个头那差距大得很。大的鮰鱼能有四五斤,小的连一斤都不到。
王委觉得这现象特奇怪,要晓得这些鱼苗可都是同一批投放的呀,不光大小不一样,鱼塘里还有好多鱼被饿死了。这一年不但没挣着钱,反倒亏了两百多万呢。最后王委认真观察,总算找出问题在哪儿了。
问题出在投喂饲料这一块儿,王委搞的是高密度养殖,想把这些鱼喂饱可太难了。刚开始王委用的是老式投料机,这机子速度贼慢,撒料也不均匀,投一次料得花两个小时。
这么一来,上层的鱼把饲料都给吃了,下层的鱼压根儿没吃到饲料,所以传统的投料机根本应付不了这种养殖模式。王委着急得不行,可也没啥办法,平常脸上常见的笑容也不见了。
那时候市面上压根就没卖高密度养殖模式要用的投料机,王委只能自己来设计。那段日子,为了设计出合用的投料机,王委天天窝在仓库里拼命琢磨,努力了一年,王委总算看到盼头了。
王委不断尝试,初步设计出了新式投料机。饲料从管道进到流水槽中央,接着通过一个旋转装置能被均匀地抛出去。这新式投料机每分钟能投 100 公斤饲料,效率比老式投料机高十倍。
而且饲料投放的最大半径能达到 40 米,一台投料机就能喂 30 万到 50 万斤鱼,可之前的投料机一台也就只能喂 2 万斤鱼,新的和旧的这么一对比,效果咋样那不是很清楚嘛。
摸索了一年,王委总算把鮰鱼的吃食问题给解决了,可接着就碰到了更大的麻烦。这些鮰鱼每天光饲料就能吃二十多吨,拉的粪便也有好几吨。
要是这些粪便不加以处理,就会把水质给破坏掉,那所谓的高密度养鱼可不就成了个大笑话嘛,不过王委一点都不着急,他早就想好应对的办法啦。
王委的头一个解决法子是用流水槽,流水槽把水推出去后,会顺着池塘设好的导流坝形成循环,水只要流动起来就容易变干净,而且这些水被引导后最远能流大概三公里。
第二个法子是把空闲的水域利用起来,王委养鮰鱼的池塘在整个水域面积里只占 2%,其余 98%的水域都是空着的。这些空着的水域中有很多微生物和浮游植物,对水的净化特别有用。
这俩法子让王委鱼塘里的水始终是一类水的水质。并且王委还特别惊讶地看到,因为流水槽里的鮰鱼老是不停地游来游去,其肉质比普通鮰鱼强出不少。
【收获季节】
2019 年,王委总算养出了能让自己称心的鮰鱼。把他养的鮰鱼跟普通鮰鱼搁一块儿,一眼就能看出不同来:
第一,流水槽里的鮰鱼老是游动,所以身形瘦长些,出肉率也就高一点;第二,流水槽鮰鱼看着发黑,颜色还更亮些;第三,流水槽鮰鱼的肉白白的,肌肉更紧实,普通鮰鱼的肉却是发黄的。
王委把养得不错的鮰鱼拿到市场上去卖,他对自家的东西特有信心,每斤定的价还比旁人高了五毛钱。起初好多人只是想着试试看,买回去尝尝,可没多久他们就察觉出了这种鮰鱼的不一般。
这种流水槽鮰鱼一下子就在市场上火了,王委捞上来的鮰鱼特别抢手,很快就卖光了。2019 年,王委总共卖出去三百多万斤鮰鱼,销售额有三千多万元。
一些向王委买鮰鱼的经销商特别吃惊,他们压根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小小的流水槽居然能产出好几十万斤的鱼。所以好多经销商都变成了长期客户,毕竟王委这儿鱼不断货,一年到头都有鱼。
王委的鮰鱼把经销商紧紧地吸引住了,质量棒不说,货源也十分充足。随着跟王委打交道的时间变长,他们还发觉了一个好玩的现象。
他们觉得王委一年到头浑身上下似乎就没换过衣服,老是这副模样。面对他们的询问,王委只是无奈笑笑,他把人带进卧室一瞧,别人这才明白咋回事。
王委那衣架上挂着的衣服不算少,可款式着实不多,并且全是一个风格。王委讲自己穿衣差不多十年都没换过风格,他觉得这样省心,用不着琢磨款式,就连发型他也一直没改过。
王委这么做就是想把时间全用在养鱼上,能一门心思干这个。瞅见自己养的鮰鱼卖得挺好,大伙都喜欢,王委就打算接着大干一场。
2019 年年底,王委把养殖面积拓展到了 5000 亩。跟以前的模式相同,仅有 2%也就是 120 亩的水域是用来养鱼的,并且王委的流水槽也增多到了 79 个,可以养殖一千万斤的鮰鱼。
王委的养殖基地就此成了全国最大的流水槽养殖鮰鱼基地中的一个,不过王委可不满足当下的情况,还一直在改进。接着,王委想出来的一个主意,引得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争着跟他合作,鮰鱼的销售额更是达到了上亿元。
【更上一层楼】
在国内,鮰鱼通常会被弄成纸包鱼或者烤鱼,可这样的做法对鮰鱼大小要求挺严的,一般得在两斤半到三斤左右。鱼的规格越整齐,利润就越大,然而经销商想收规格整齐的鮰鱼可太难了。
鮰鱼身上没鳞片来保护自己,挑规格的时候,为了自保它常常应激反应特别强,这就造成了大量损耗,而且人工挑选的效率又不高。所以鮰鱼的规格通常差别很大,这让经销商们特别烦恼。
然而王委琢磨出的法子把这个行业难题给妥妥解决了,王委亲自动手设计的本事又派上了用场,他自己搞出了一个分鱼的设备。
鮰鱼捞上来以后,要是规格符合,就直接放进网箱卖掉;要是不符合规格,就放回池塘。能这么操作,全靠这个特别的分鱼器。
分鱼器的底下有个筛网,要是鮰鱼个头小,会自动从筛网下面钻出去,个头大的就进入下个环节。而且这筛网能按照客户的要求去调节,最后还有两个挑鱼师傅检查有没有遗漏的,这样一天能挑出十万斤鱼。
和别的地方统一打捞统一销售不同,王委这儿啥需求都能满足,所以经销商们都抢着跟王委签合同,一点儿不用担心会有啥损伤。
2020 年,王委跟全国二十来个经销商成功合作,还跟一些餐饮企业一块开发出了鮰鱼的新菜式。就在这一年,王委总共卖出去鮰鱼一千多万斤,年销售金额达到了一亿多元。
【结语】
王委这人勤劳又朴实,给养殖鮰鱼这一行带来了新活力,让整个产业更兴旺了,还领着其他养殖户一块儿富了起来。
王委的企业一开始啥也没有,后来一点点做大做强,这都归功于他的想法跟努力。只要有念头,再好好努力,最后肯定能有个好结果。
对于这件事,大家都咋想的?欢迎留言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