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3 06:56来源:未知 人气:54
Python 有两类序列结构,分别是元组(tuple)和列表(list)。这两种序列都可以存储任意类型的对象,形成有序的序列结构。本文将介绍元组如何使用。
元组和列表非常相似,都是用来存储数据的容器,但它们有以下几点不同:
尽管元组在使用上有一些限制,但它也有一些优点:
创建元组有两种方法:「使用圆括号和逗号」和「使用tuple()函数」。
通过圆括号包裹内容,并用逗号分隔,就可以创建一个基本的元组。下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 a 和 b的类型都是元组(注意,因为 b 只有一个元素,所以元素后面要加上逗号)。
a = ('apple','banana','orange','grap')b = ('apple',)type(a) # tupletype(b) # tuple
使用 tuple(列表)
可以将列表转换成元组。
a = ['apple','banana','orange','grap']b = tuple(a)type(b) # tuple
读取元组内容有两种方法:「使用变量」、「索引下标」。
元组可以同时赋予多个变量内容,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元素分别赋给不同的变量,然后通过读取变量就能获取对应的内容(注意,使用这种方法时,变量的数量要等于元组的内容数量)。
t = ('apple','banana','orange','grap')a, b, c, d = tprint(a) # appleprint(b) # bananaprint(c) # orangeprint(d) # grap
在元组中,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索引值,通过指定索引值就能读取相应索引位置的数据。
t = ('apple','banana','orange','grap')print(t[0]) # appleprint(t[1]) # bananaprint(t[2]) # orangeprint(t[3]) # grap
类似于字符串的拼接方式,使用 + 号可以将不同的元组合并。
t1 = ('apple','banana','orange')t2 = ('grap','pineapple')t = t1 + t2print(t) # ('apple', 'banana', 'orange', 'grap', 'pineapple')
使用 * 号可以重复元组中的所有元素,生成一个新的元组。
a = ('apple','banana','orange')b = a*3print(b) # ('apple', 'banana', 'orange', 'apple', 'banana', 'orange', 'apple', 'banana', 'orange')
通过转成列表的方式修改元组数据,修改数据后,再转换为新的元组(注意,虽然变量名相同,但两个元组是完全不同的)。
a = ('apple','banana','orange')b = list(a)b.append('grap')a = tuple(b)print(a) # ('apple', 'banana', 'orange', 'grap')
上一篇:Python元组的使用和方法
下一篇:Python 元组(tu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