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个性网:专注于分享免费的QQ个性内容

关于我们| 网站公告|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搜索
新闻 热点

美国7年没搞定的新型导弹,被解放军抢先一步装备,威力还更大

日期:2025/04/02 13:13来源:未知 人气:51

导读:(解决火箭炮发射战术导弹)近日,解放军官方的社交账号公开了一段大漠戈壁练兵的照片,展示了火箭炮发射“模块化箱式战术导弹”的特写镜头,证实这款新装备已经形成了战斗力。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箱式战术导弹”的概念类似美军最新一代PRSM战术导弹,而后者却迟迟没有研发成功,事实上已经被中国军工抢在了前面。(从弹体细节可见,并不是传统的大口径火箭弹)在“亮剑东南”展示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

(解决火箭炮发射战术导弹)

近日,解放军官方的社交账号公开了一段大漠戈壁练兵的照片,展示了火箭炮发射“模块化箱式战术导弹”的特写镜头,证实这款新装备已经形成了战斗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箱式战术导弹”的概念类似美军最新一代PRSM战术导弹,而后者却迟迟没有研发成功,事实上已经被中国军工抢在了前面。

(从弹体细节可见,并不是传统的大口径火箭弹)

在“亮剑东南”展示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解放军新型“箱式”发射车在戈壁滩上行驶和发射的场面。这款模块化的战术弹道导弹发射箱,采用双联装方式,可以与“火箭炮模块”共用相同的发射车,具有反应速度快、轻便灵活和高机动性的优点,而且综合成本要低于传统的短程战术导弹,性价比相当可观。

这款新型导弹的亮相,证明新一代模块化“箱式”战术导弹已经在解放军内部形成了战斗力,极大提升了陆军部队的远程打击能力,有效覆盖了“远程火箭炮”和“火箭军弹道导弹”射程之间的范围。

(解放军370毫米远火系统,打击能力再次提升)

事实上严格来说,这种模块化“箱式”战术弹道导弹,在国内并不是第一次曝光,相关技术我国早已突破,这次只是在部队服役的画面第一次出现而已。此前在珠海航展上,中国军工部门已经展示过750毫米的“火龙480”远程制导火箭弹和“火龙480A”陆军战术导弹,作为AR-3火箭炮的配套产品。AR-3实际上就是自用型PHL-191火箭炮的出口版本,前不久成功出口了阿联酋。从外形看,“火龙480A”导弹与这次亮相的解放军自用版“箱式”战术导弹十分接近,可能就是相关技术下的产品。

通过出口型AR-3火箭炮的一些细节特征,我们也可以从侧面看到解放军新一代模块化火箭炮的大致样子。以出口阿联酋的AR-3为例,该火箭炮可以搭载模块化的300毫米、370毫米、750毫米火箭弹,最大射程分别为150公里、280公里和290公里,均采用了卫星+惯性制导方式,具备较高的打击精确度。其中,750毫米的“火龙480”火箭弹,其实就是“火龙480A”战术导弹的低配版,为了出口同时限制了精度和射程。

(火龙系列弹药,不同型号针对不同射程)

另一方面,“火龙480A”战术导弹实际属于解放军的自用产品,并没有列入出口阿联酋的清单里。这款战术导弹口径同样是750毫米,但射程超过500公里,打击精度也提高到米级,远远超过低配版的“火龙480”制导火箭弹。这一次,在大漠戈壁亮相的新型“箱式”战术导弹,有可能就是自用版本的“火龙480A”,当然正式编号应该不同,而且从“过于落后才可以展示”的原理来看,不排除还存在更复杂、更先进的变体。

从“箱式”战术导弹这个技术来看,中国新一代陆军战术导弹似乎与美国ATACMS陆军战术导弹接近,但是ATACMS导弹的设计实际上已经落后,仍然是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作为高机动轮式底盘,中国的AR3或PHL-191火箭炮的发射车能携带两枚新型“箱式”战术导弹,射程可达500公里以上,而美国“海马斯”火箭炮发射车只能携带一枚ATACMS战术导弹,射程最多300公里,双方差距极大。

(美军七年前开始研发PRSM战术导弹,2023年还没正式部署)

美国能够匹敌中国新一代陆军战术导弹的产品,应是七年前披露的PRSM战术导弹。PRSM导弹不仅射程达到了500公里以上,而且弹体小型化,“海马斯”发射车可以容纳两枚,弥补了从前只能安装一枚ATACMS导弹的遗憾。

但是,美军曾宣称将在今年首次开始部署PRSM战术导弹,但快到年底了仍然没有实物现身。相比之下,中国军工企业这次完全抢在了前面,与PRSM水平相当的中国先进战术导弹已经在大漠戈壁上开始实战演练,甚至“低配版”也开始要出口。

(解放军同款装备早已列装部队,甚至已经开始实弹训练)

从目前的情况看,PRSM战术导弹很可能也遇到了美国新式武器的常见矛盾——设定过高的指标与实际能接收的价格。按照美国方面的说法,美国陆军计划以1.66亿美元的价格首先采购110枚PRSM导弹,单价约151万美元。相比之下,老式的ATACMS战术导弹价格也要150万美元。这种PRSM战术导弹的价格,从美军角度看还算公道,至少理论上算公道。

然而现实中,美国真能以这种价格,量产PRSM导弹吗?当前,美国军工产业虽然依然庞大,但受制于整个工业体系的空心化,各个环节的成本居高不下。更关键的是,美国新式武器不可缺少的关键原料,例如稀土、钨、锗、硅、锂、镓、石墨等等,很多都完全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在美国极力“供应链去中国化”的操作下,大量关键武器零件的生产都出现了问题。

(美军近些年,多个研发项目都是虎头蛇尾)

除此之外,PRSM战术导弹的性能指标也设定得过高。该导弹过于追求小型化,弹体直径只有432毫米,比750毫米的“火龙480A”和600毫米的ATACMS要小得多,但是最大射程却要求超过500公里。

更致命的是,PRSM战术导弹的杀伤威力可能非常差。由于导弹尺寸太小,再加上为满足500公里射程,内部要装更多燃料,战斗部可能只比227毫米火箭弹略大一些,估计都不到150千克,在弹道导弹家族里几乎是“垫底”的存在。要知道,老掉牙的“飞毛腿”导弹射程同样为几百公里,战斗部足有1吨重,PRSM战术导弹的威力实在是不够看,哪怕是更精准,但基本上就很难“啃硬骨头”了。

(PRSM导弹弹体直径太小,影响毁伤性能,增加制造成本)

正是由于存在如此多的自相矛盾,所以PRSM战术导弹的前景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国陆军最初就要求PRSM战术导弹,必须能使用M270和“海马斯”火箭炮的发射车,在尺寸上就提前进行了限制。

美国陆军这么搞,估计也是为了省钱,不让几十年前生产的火箭炮车浪费掉。如果追本溯源,还是美国军工生产水平日渐荒废,新型武器的制造成本太高,导致美国陆军在新设计上能省则省。但是,这种试图吃老本的“省钱方案”,却造成了PRSM战术导弹的先天不足。

(美军武器开发)

相比之下,中国的PHL191火箭炮和AR-3火箭炮,底盘设计都是从最佳方案出发,确保搭载的火箭弹和战术导弹达到性能最佳,从头到尾都是全新的设计和技术。因此,中国新一代陆军战术导弹,与美国PRSM陆军战术导弹的尴尬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客观看来,美国新一代的武器设计很多都是空中楼阁,看似“科幻无比”,但工业水平却已和黄金年代差距过大,缺乏支撑。这次我们看到的中美两国新一代陆军战术导弹的差别,只不过是诸多案例中的一个而已。#利剑计划#

关于我们|网站公告|广告服务|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23 某某QQ个性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

声明: 本站非腾讯QQ官方网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