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个性网:专注于分享免费的QQ个性内容

关于我们| 网站公告|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搜索
新闻 热点

董明珠:格力绝不用海归派!“海归间谍论”靠谱吗?

日期:2025/04/23 12:43来源:未知 人气:51

导读:“海归派里有间谍!”71岁的董明珠在格力股东大会上的一句话,直接把热搜炸了锅。2025年4月23日,连任格力董事长的她再次撂下狠话:“格力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培养自己人!”此言一出,网友吵翻了天——有人夸她“硬气护国货”,也有人吐槽“大清早亡了”。这场争议背后,藏着中国制造业人才争夺战的三个残酷真相。 一、董明珠的“防谍论”:保守还是无奈? 董明珠对海归派的排斥,理由直白......

“海归派里有间谍!”71岁的董明珠在格力股东大会上的一句话,直接把热搜炸了锅。2025年4月23日,连任格力董事长的她再次撂下狠话:“格力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培养自己人!”此言一出,网友吵翻了天——有人夸她“硬气护国货”,也有人吐槽“大清早亡了”。这场争议背后,藏着中国制造业人才争夺战的三个残酷真相。

一、董明珠的“防谍论”:保守还是无奈?

董明珠对海归派的排斥,理由直白到扎心:“我不知道谁是间谍,但格力有太多核心技术,赌不起!”作为全球空调龙头,格力手握3万多项专利,从压缩机到芯片全链条自主,一旦技术泄露,损失可能高达千亿。

但网友并不买账:“华为也用海归,咋没见任正非怕间谍?”“按这逻辑,国产大飞机C919的海外工程师全是隐患?”更有人翻出旧账——2022年格力核心技术人员被挖角至美的,董明珠怒斥“小偷行为”,却未提“间谍论”。

争议背后,是格力对技术安全的焦虑。毕竟,2024年美的海外营收占比超40%,而格力仅18%,国际化短板让董明珠不得不“闭关锁国”。

二、忠诚VS能力:董明珠的“人才三刀流”

不用海归派,格力靠什么打天下?董明珠的答案就三个字:忠诚、道德、自主培养。

1. 忠诚至上:格力厂训“忠诚”排第一,员工入职先学奉献。董明珠曾开除一名受贿的技术骨干,哪怕他手握核心专利,“道德瑕疵比技术缺陷更致命”。

2. 自主造血:格力每年从国内高校招2000名应届生,中层干部95%内部晋升。一名90后分厂厂长从签证专员做到采购经理,只因董明珠看中他“肯学肯拼”。

3. 福利绑定:分房、加薪、家属医疗全包,甚至员工父亲脑瘤手术,格力直接送5万现金到病房。代价是签长期合同,跳槽需赔天价培训费。

三、网友吵翻天:打工人不配追求高薪?

董明珠的言论,戳中了职场人最敏感的神经——

- “忠诚绑架”:有网友质问:“员工跳槽就是背叛?企业涨薪慢还不让走?”

- “双标争议”:格力不用海归,却高薪挖角国内高校教授,被指“只许州官放火”。

- “人才闭环”:拒绝外部输血,可能导致技术近亲繁殖。2024年格力研发投入增速被美的反超,专利质量遭质疑。

四、企业的终极难题:要安全还是要创新?

董明珠的选择,本质上是一场风险博弈:

- 安全派:技术自主可控,避免“卡脖子”。日本丰田、德国西门子均以内部培养为主;

- 创新派:全球揽才,用多元思维突破瓶颈。特斯拉靠中美欧团队协作实现自动驾驶领先。

格力看似保守,实则暗藏野心——投资500亿建技术学院,从初中生培养“格力工匠”,赌的是中国职教崛起。但风险同样巨大:若5年内无法突破储能、芯片等新赛道,可能被跨界巨头降维打击。

董明珠的“海归间谍论”,撕开了中国制造的隐痛:当技术战变成谍战,当人才流动被视为背叛,我们究竟该锁死保险箱,还是打开大门?或许答案不在非黑即白的选择里,而在如何构建“既能防狼,又不自闭”的人才生态。

董明珠谈用人不用海归派有间谍

关于我们|网站公告|广告服务|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23 某某QQ个性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

声明: 本站非腾讯QQ官方网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