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9 23:41来源:未知 人气:52
一个人的人生际遇啊,真的是特别玄乎的事儿。
有些人啊,年少的时候那可是光彩照人呢,可到最后啊,还是变得和普通人没两样了。
有些人的人生里有过好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可最后都主动舍弃了,转而去追逐世俗眼中的“功名利禄”,就这么和自己原本有的天赋错过了。
姜丰就属于后者,这么说也没错。
【一代辩论新星冉冉升起,加入央视之后开始出书】
1993年的时候,大部分中国人家里还没普及电视呢。
但就算是这样,当年好多中国人,都一直对一个镜头难以忘怀。
有一个很简单的舞台,辩论席上坐着四个青年男女,他们都是复旦大学选拔出来的出色辩手呢。
在这些人里,只有一个女的留着长发,她是反方一辩,主张“人性本恶”。
她看起来柔柔弱弱的,不过声音特别有气势。
一开始,她就特别有气势,像排山倒海一样,把自己这边的观点清楚干脆地讲了出来,让正方有了压迫感。
评判团代表杜维明以前说过:“我差一点儿就被她给说服了。”
有个女孩,她叫姜丰,1970年出生的。
那时候她才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就被保送进复旦大学中文系,去攻读西方美学硕士学位了。
那年,国际大专辩论会是由中国和新加坡一起举办的,参加的都是华语地区各个著名高校的学生。
姜丰所在的复旦大学辩论队,当年有个“人性是本善还是本恶”的论题。他们凭借学识和口才,把评判团都征服了,最后得了冠军。
团队里只有姜丰一个女性,她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而且从那以后的好几年里,电视一直在不停地重播国际大专辩论会的最后一场比赛。
当时给中国青年带来的价值观影响是巨大的,为啥呢?因为他们把当代青年最昂扬奋发的样子展现出来了。
凭借知识的力量获取荣耀,为国家争得光彩,在全世界瞩目下,展现出友好又不卑不亢的态度。
从那时候开始,姜丰所代表的形象,同样是这种知识青年积极向上的力量。
后来她进了央视,形象挺好的,既做主持人,又当编导。
之后,她还担任了《文化视点》的制片人兼主持人、编导呢。在当时,她既是央视最年轻的制片人,也是为数不多的两栖广播从业者。
从1995年加入作家协会起,姜丰就跟一些央视主持人似的,开始写书了。
不过呢,这些书所取得的成就,可比她自己预想的要大多了。
他写的书一下子就火了,还被改编成剧本,可在事业最红火的时候,他却突然急流勇退了。
姜丰在央视有不少同事,和他们比起来,姜丰写得最有名的书不是那种讲论点的,也不是抒情的,而是她写的故事。
她写的中篇小说《情人假日酒店》,在1995年的时候就得了“新市民小说奖”。到了2000年呢,这部小说被改成电影了。演这部电影的主演啊,一个是演《还珠格格》里“香妃”的刘丹,还有一个是演“箫剑”的朱宏嘉。
姜丰讲故事的本事,在这部电影里就看得出来,不比有些小说家差呢,而且特别适合改成电影。
后来,她还有一篇小说叫《爱情错觉》,这小说更是卖到国外去了,在日本出版了呢。
姜丰啊,写作跟她以前的事业经历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恰恰是因为写作和事业之间没什么关联,她在写作的时候就更能毫无顾忌地抒发自己的情绪,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了。
姜丰从没想过自己写东西能写出个名堂来。
她觉得自己的书能被人知道,仅仅是因为自己是个“名人”,并非是书本身的缘故。
那时候的姜丰,一直都对知识充满渴望,从未停止过。
她觉得自己能力有点不够,所以在2001年就跑到英国剑桥去读博士了。
不过呢,事情是在到了英国之后有了变化的。
在剑桥的时候,她结识了一个英国男人,名叫理查德·杜比。
听说啊,他在英国的一家企业当高管呢。他俩很快就相爱了,2004年的时候就结了婚,而且还加入了英国国籍。
就从这个时候起,在大家心里,才女姜丰以前是那种对知识热烈追求、对理想世界充满无尽渴望的形象,现在开始变得“接地气”了。
她的婚后生活开启了新的阶段,每天打交道的除了柴米油盐,就是酱醋茶。
当然了,她结婚之后也试着再出本书,可好像出书也没法表达她的内心想法。
信息时代不断发展,姜丰就把目光投向了一些社交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可以随时写下自己的心情。在这儿,能看到更真实的姜丰,没了才女光环的她,就是个普通女人。
婚后的日子过得挺平静的,不过没持续多久。生了龙凤胎之后,就和丈夫离婚了。
在2006年至2016年期间,姜丰一共写了523篇博文,这些都有记载。
其中大部分内容都详细记录了姜丰的心路历程。
有好几篇博文都写了她跟丈夫理查德的甜蜜生活。
举个例子,丈夫为了顺着她,就在离她公司很近的地方找了个住所住下了。
她上班只要五分钟就到了,可她丈夫得花一个小时呢。
小两口还正热恋着呢,姜丰会亲昵地把理查德叫做“小里”。
平常啊,理查德老是主动等着姜丰下班呢,他俩吃饭大多时候都是去中餐馆吃。不过他俩也不是一次摩擦都没有过。
结婚两周年纪念日那天,理查德的日程安排出了点岔子,再加上他认错的时候态度特别“糊弄”,这让姜丰心里不太痛快,结果两人在酒店房间里狠狠地吵了一架。
不过,虽说在吵架,可姜丰描述的时候笔触特别细腻、温馨,能看出来当时他俩婚后的生活甜得很,关系好得如胶似漆的。
2007年对于姜丰而言意义非凡,这一年她生下了一对龙凤胎。
她把两个孩子打趣地叫做“宝宝甲”、“宝宝乙”。
后来她把孩子的小名给“升级”了,哥哥就叫“大宝”,妹妹就叫“二宝”。
在姜丰看来,大宝很有主见,还喜欢探寻新事物,二宝的性格则温和又乖巧伶俐。
之后呢,她社交平台的重心就慢慢变成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了,一点一点地把孩子们的日常生活都记下来。
与之相反,丈夫“小里”在博文中的身影慢慢不见了。
可是到了后来,出了一件事,大家这才知道,她跟理查德已经离婚了。
2010年的时候,姜丰开了一家公司,公司名用的是理查德的姓,留学教育咨询是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
可是这个教育集团跟理查德·杜比一点关系都没有,是另外一家公司开办的。
这个集团的老总名字是徐明。
后来因为好些事,姜丰自己亲口说过:“2010年我和徐明确立了奔着结婚去的关系。”
【离婚后突然开始秀名牌,回国赚钱再创新的天地】
徐明比姜丰小一岁呢。1992年的时候他创立了一个集团,到了2005年,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能排到第八名,这就说明他是个真正的“有钱人”。
与此同时,人们发现理查德·杜比的背景并非像网上传的那样,是个有钱的企业高管。
听说啊,他上班的那个公司呢,实际上就是英国公营的国民医疗服务系统,也就是NHS,一年能挣大概3万英镑的样子。
在认识姜丰之前,理查德在德国西门子公司英国分公司的财务部工作过。他还注册了一家地产公司呢,不过他收入挺一般的,2003年一整年净利润还不到2万英镑。
姜丰的丈夫挣钱不多,可姜丰在博文里还是把他们一家其乐融融的生活状态写出来了,这也让大家很羡慕姜丰归园田居的日子。
但是她跟丈夫离婚以后,从2010年开始就老是在社交平台上显摆自己那些名牌包包、手机之类的奢侈品。
她原先的生活恬淡舒适,现在却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禁让人想问:姜丰这是怎么了呢?
那时候,“姜丰为了钱才跟徐明在一块”的传闻传得很厉害,甚至还有人讲,这就是姜丰和理查德离婚的主要原因呢。
后来姜丰发了一篇博文,表示自己跟徐明在一起不是为了钱,也不存在婚外情,是在单身的时候在一起的,所以她问心无愧。
后来徐明因为生病死了,姜丰呢,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情人去世这事打击到了,好像又找回了最初的想法。
除了做留学咨询工作之外,她还打算回国重新开启一番新事业。
2019年的时候,49岁的姜丰回国了,她打算靠着医疗产业来开展新媒体事业。她在社交平台上招人呢,想重拾自己以前干过的老本行。
刚开始的时候,姜丰真的取得了挺好的成果。她跟团队搞出了一些复古的创意,这也能充分说明她以前的才华没有被浪费掉。
不过从2020年7月起,她就不再在社交平台上发跟新媒体事业有关的工作内容了。她自己呢,也从国内回英国去了,一直到现在。
可能在这个阶段,姜丰察觉到自己已经追不上国内的新媒体时代步伐了。也可能是她寻觅到了人生新的意义。
【才女形象已然不似当年,住豪宅生活有滋有味】
从2021年起,疫情让英国的医疗系统压力倍增。姜丰就在社交平台上感叹医护人员很辛苦,在这当中还提到了NHS呢。
你得知道,理查德以前就在NHS工作呢。姜丰这么做,好像是在表示理查德的工作特别累。
后来,姜丰又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理查德和她儿子的照片,把理查德称作“右边的男人”,用词透着一种暧昧又疏离的感觉。
好多人都在猜疑他们是不是复婚了。不过呢,也有些人觉得理查德仅仅是过来看看孩子罢了——毕竟他俩离婚之后,孩子可是判给姜丰了呀。
不管姜丰以后还会不会再婚,反正她现在的日子过得特别舒坦。现在她住在一所大豪宅里,每天在自家游泳池游50分钟泳来维持身材。
看她晒出的日常就知道,她已经不像以前写散文、写小说、写博客的时候了,那时候的姜丰充满着知性热情的味道。
现在呢,她的快乐更多是建立在这八个字上:打扮打扮,吃吃喝喝。
她还是热爱生活的,也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给网友。不过呢,好像以前那种“才女”的浪漫主义思想少了一些了。
姜丰自己其实根本不在乎这个事儿。她以前就讲过,人可不能强求事事完美。姜丰在好多领域都有点小成绩,不过一直也没取得特别了不起的成就。
有些网友会觉得挺可惜的,姜丰怎么说也是央视史上学历最高的女主持人啊,以前还是个涉足多领域的影视从业者呢。现在呢,只能在英国晒晒太阳、喝喝下午茶,感觉有点浪费她的才华了。
可是对姜丰来讲,也许这就是她能达成的最佳结局了。
【结语:】
不管姜丰以后的路到底怎样,那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别人再怎么惋惜,也没资格对她的人生说三道四。
虽然她在感情上历经不少波折,可她也从这些经历里获得了好处。她跟前夫相处得很和睦,还拥有了一双既乖巧听话又聪明伶俐的儿女呢。
最让人感叹的是,姜丰会不时地在社交平台上发些老照片,以此来怀念青春年少时朝气蓬勃、为梦想拼搏的那段日子。
郑志平写了一篇名为《行走在古典诗情与现代生命之间——浅谈美女作家姜丰的小说创作》的文章,发表在2014年第21卷第12期的《鄂州大学学报》上,文章在61 - 62页。
2. 刘月娇、姜丰,那些“失踪”了的美女主播[J]. 时代人物, 2013(10): 92 - 93.
3. 朱梅梅、姜丰,《地主家的蜜罐生活》,刊载于《八小时以外》2008年第7期,66 - 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