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9 18:44来源:未知 人气:53
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全球爆火,不仅掀起了技术革命,更催生了一场人性的博弈。当普通人还在惊叹AI的强大时,一群“聪明人”早已嗅到了商机——他们不是用技术改变世界,而是用话术收割焦虑。这场荒诞的“歪脑筋狂欢”,折射出技术浪潮下人性、资本与监管的三重困境。
一、知识付费的“信息差陷阱”:从拼多多到拼课多
在DeepSeek爆火后,各类网课如病毒般蔓延:售价9.9元的《DeepSeek神级提示词大全》,实际内容却是官网免费文档的复制粘贴;标价9999元的“AI暴富训练营”,讲师只会照读话术PPT。这些课程的本质,是利用大众对技术的陌生感,将公开信息包装成“独家秘籍”。
就像菜市场大妈把批发来的萝卜刻成“人参”叫卖,投机者通过制造信息差,把常识重新定价。一位购买了“万字教程”的用户自嘲:“课程里教我怎么注册账号,可这步骤官网上写得比他们还清楚!”
二、焦虑制造流水线:从“不会AI=文盲”到“日入过万”
投机者的核心武器是贩卖焦虑。在某直播间里,主播用“所有老板必须学会DeepSeek”“不会用AI获客等于等死”等话术,将技术工具神化为生存刚需。更精妙的是,他们用“接单变现”的承诺激活人性贪婪——宣称学完课程即可承接企业AI项目,实则派发的是10元/单的廉价任务。
这种策略精准击中了社会转型期的集体不安:当AI取代传统岗位的新闻频发,普通人急需抓住“救命稻草”。而投机者正是利用这种恐慌,将技术红利异化为“新型智商税”。
三、监管滞后与平台共谋:灰色地带的野蛮生长
当前乱象的背后,是监管与平台责任的双重缺位:
1. 资质审核形同虚设:某“AI名师”的履历显示曾任“宇宙级AI公司首席顾问”,实际只是某培训机构销售。
2. 虚假宣传成本低廉:承诺“学完保底月入3万”的课程,即便被投诉也只需退款了事。
3. 数据黑产推波助澜:用户报名信息被倒卖给诈骗团伙,形成“收割—转卖—二次收割”的产业链。
这种环境下,投机者如同无人看守的果园,肆意采摘技术红利的果实。
四、冷思考:破局需要三方觉醒
1. 用户觉醒:从“技术迷信”到“工具理性”
认清AI的本质是“概率工具”,而非“阿拉丁神灯”。正如专家提醒:DeepSeek的答案仍需多源验证,切勿盲目信任。
警惕“无痛暴富”话术,真正的AI技能需结合行业知识沉淀,而非靠几节网课速成。
2. 平台责任:从流量至上到价值筛选
建立课程内容预审机制,要求上传教学大纲与资质证明。
对虚假宣传课程实施“退一罚三”,提高违规成本。
3. 监管升级: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治理
将AI培训纳入职业技能认证体系,设定授课准入门槛。
建立“AI网课黑名单”,对屡次违规者全网封禁。
结语:技术无罪,人心需治
DeepSeek的爆火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技术崇拜时代的众生相:有人用它探索宇宙奥秘,有人用它编写诈骗话术。当我们惊叹于AI的潜力时,更需警惕那些将技术异化为割韭菜工具的黑手。
正如网友的讽刺:“以前骗子卖‘成功学’,现在改卖‘提示词’——镰刀还是那把镰刀,只是韭菜换了个名字。”在这场AI革命中,真正的胜负手或许不在技术高低,而在我们能否守住人性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