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31 20:26来源:未知 人气:58
中国现代书坛,有一批元老级别的大书法家,如启功、沙孟海、林散之、沈雁冰、赵朴初等,他们在大众心目中的位置,一直是天神般的威武,又恰似那璀璨的群星!为人们所敬仰!
在那璀璨的星系里,有一位重量级的书坛元老,且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佛教领袖!他的作品,充满了佛系!在全国首届国展中,他的佛系作品一亮相,便惊艳全场!他就是赵朴初老先生!
赵朴初,1907年生于安徽太湖县,生前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领袖,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
1980年,担任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顾问,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赵朴初老先生,一生致力于佛教和书法的研究,所以,他的书法,充满着佛系,观其书法,仿佛看到了救世主!
释文: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华严经偈 赵朴初
1980年5月,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 (国展)在沈阳展出!赵朴初老先生的“佛系书法”,立即引来了很多人的围观,大家兴奋、激动,狂热的心情溢于言表!
这幅行楷中堂式的书作,笔法温润柔和,亦如先生的菩萨心肠。
“偈”是经文里的唱词,古代僧人的唱词,便称作“偈”。
《华严经》是佛学重要著作,也是书家乐意抄写的经文。
观其先生的用笔,粗细、浓淡、动静、缓急,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内容重笔,落款细笔,做到主次分明,从而也体现了先生的沉稳与谦逊。
常言道:“字如其人”,什么样性格的人,就写出什么样的书法。反观有些所谓的书法大师,其作品张牙舞爪,丑态百出,扭曲的心灵,通过书法,暴露无遗。
释文:正大光明
赵朴初
老先生的书法,笔画简洁大方,干净利落!作为佛教的领袖与研究者,他的精神世界是坦坦荡荡的,光明磊落的,内心澄明,无尘俗干扰,摒弃一切磕磕绊绊,因此,他的书法就显得洒脱、豁达、阳光、俊朗。
老一辈书法家,在人格和作品上,都是后辈的行为坐标!
释文:梯山高住五层阁,卧揭平观万里潮。欲向芝罘问仙境,但须俯拾不须招。
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二日抵烟台宿芝罘宾馆 赵朴初
作为书协副主席、佛教领袖、社会活动家,赵朴初先生的活动十分广泛,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用古话来讲,便是云游四海了。
此幅行书作品,用笔纤细,结体松紧有度,呼应连带自然和谐,整个章法浑然一体。感觉老先生就是得道的神仙,高卧芝罘宾馆,俯视苍生,以慈悲为怀。
释文:花随步履,云想衣裳。精思巧制,百卉齐芳。
赵朴初
这是赵朴初先生的一幅有名的八字联,相传有人争相收购这幅作品。
先生的书作,一般的是首字字形偏大,定格较高,其余的字,大小基本均匀,没有明显的反差,这也体现先生的平和,不求大起大落,保持心态的稳定。
在笔画上,偶尔来些变化,如“百”字的横画,就取自魏碑的笔法,使行笔忽然生动了起来。
释文:宁静致远
一九九七年 赵朴初
此作为黄底横式行书。书法用纸,有个人的喜好。黄色,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龙的颜色,象征龙的传人。皇帝的服饰,都是黄色,标志至高无上。佛教也与黄色有关,僧人的衣帽也是黄色。古代和现代抄经,都喜欢用黄色的宣纸。先生身为佛教领袖,用黄色宣纸作书,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佛
诸佛常护念,百福自庄严
赵朴初
“佛”字为众多书法家所喜爱,往往是写成一个很大的字,以表现书家的深厚的书法功力!没有十余年的功夫,终究是写不好这个大大的佛字的,即使写出来的,也是漂浮的。
赵朴初老先生,作为一代佛系书法家,崇尚的是书法的禅意和慧心,或许与书法本身的要义有些偏差,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有些江湖体书法家,喜欢把“佛”字写成人形拜佛的状态,以示创意,这只是美术范畴,与书法无关。
赵朴初老先生的“佛系书法”,朋友们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上一篇:篆书:阿弥陀佛